近来,一则好消息传到遵义——按照党中央对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的调整安排,“十四五”期间,广东省珠海市将结对帮扶遵义市,携手遵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同推进跨区域高质量发展。
山海相连,携手同心。遵义与珠海虽相隔千里,但缘分早已开始。
2001年,遵义医科大学(时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大胆“走出去”,与海滨城市珠海合作,在珠海金海岸签约建设珠海校区,成为贵州省唯一一所省外异地办学的公立高校,也是珠海唯一的公立医学高等院校。
选择珠海,是因为珠海特殊的区位优势。珠海东望香港、深圳,南连澳门,西邻江门,北接中山,设有9个国家一类口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遵义医科大学希望借力珠海区位优势拓展办学,而珠海也正缺乏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双方一拍即合。
2002年9月,仅用170天时间,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实现了从破土动工到落成开学。开学第一年,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名学生入学就读。
如今,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已在当地办学二十年,与广东省内30多家“三甲”医院、50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长期与港澳高校合作培养医学人才,成为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办学质量过硬、医药特色显著的高等院校。
2003年,遵义医科大学和珠海市斗门区政府联合建成了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这是珠海市西区仅有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防治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医院和临床教学医院。
医院多年来累计服务门急诊病人800多万人次,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2018年、2019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80强”,正向着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珠海一流、全国知名的“三甲”综合医院的目标前进。
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何志旭表示,二十年来,珠海市对遵义医科大学建设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珠海市累计向遵义医科大学无偿划拨教育用地46万平方米,提供资金支持1.2亿元,并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共建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等项目推进市校合作。
珠海校区累计培养毕业生1.7万余人,其中2300多人在珠海工作服务。学校正与珠海在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深度融合,推动健康珠海建设,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健康中心。2020年12月,珠海市委经与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协商,向珠海校区派任一名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书记到任数月来,积极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联络,加深校地之间的联系和友谊,推动珠海校区加快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珠海校区正根据珠海市金湾区工作部署,策划校村共建助推乡村振兴项目。
遵义医科大学和珠海二十年的携手合作,为遵义珠海结对协作架起了桥梁纽带。
当前,两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遵义正全力做大做强遵义都市圈,形成核心增长极。珠海正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遵义所需、珠海所能。在黔粤两省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遵义珠海将在新阶段东西部协作框架内携手共进,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广平台上开展合作,推进两市协作开新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