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
----- 教育之光 点亮未来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四川师范大学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教育局特别支持的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锦江宾馆召开。 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800余位意见领袖、教育精英汇聚一堂。成都市副市长牛清报致辞,成都历来就是一座教育名城,以文翁兴学、以文化蜀为开源,塑造了至今巴蜀好文雅的历史文脉,成就了天府之国的千年富庶与人文鼎盛,也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人文光辉提供了厚重的文源泉和精神内涵。成都市委、市政府将教育作为城市进步和发展的核心支撑、强大动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紧密携手,共同探索人文教育机制创新与实 目前,成都正积极打造宜学成都、游学成都、留学成都,让全球智慧汇聚成为中外人文交流贡献的成功案例.
由于疫情原因,大会采取现场会议与云端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就时代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和嘉宾进行了分享。他提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期,高等教育需要在一个充满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承载起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王佐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黄百炼,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向成,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等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和主旨论坛。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表示,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教育新政的时代要求等大事件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他谈到了三点思考:一要找准民办学校定位,办“政府放心、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全球化的趋势将继续加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三要敢于拥抱技术创新,作为学校举办者,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技术变革,共同推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入融合。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乔治·斯穆特、英国牛津大学执行校长理查德·霍博思、英国剑桥大学助理校长、剑桥大学、霍默顿学院院长杰弗里·沃德等均已通过云端视频形式,分享了教育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从“善”的高度给阐释了对教育的理解,期望教育工作者能将教育引向大善大美。 火爆网络的网红大学校长,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就当前的超前教育现象进行了分析。
同时,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范胜武就学校的教育改革探索实践,进行分享了学校的14点探索成果。学校通过,党建引领发展,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实施选课走班,国际课程本土化,研学旅行课程提前实施等举措,实现了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在致辞中强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方向比努力重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各级各类学校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
——-教育之光,点亮未来
本网编辑部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