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就业先行。
就业是民生之本,连着千家万户,关乎民生冷暖。
全省转移就业专责工作组成立以来,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举全系统之力推进任务落实,通过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强化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和发展扶贫车间等关键性举措,扶持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支撑和带动贫困家庭增收脱贫,让千家万户幸福饭碗端得更稳。
劳务输转组织有力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唯有业可依,方能实现稳定脱贫。
甘肃是劳务输转大省。近年来,我省始终把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作为提升劳务输转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对外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实现应转尽转,对内实施超常规举措,多措并举拓岗位,通过加强就业专项服务、深化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鼓励大中型工程项目和工业园区吸纳等措施,推动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输转。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我省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主动向15个省市区致函,组织我省103个驻外劳务机构到重点地区对接用工,坚持稳东扩西双管齐下,努力将贫困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岗位、稳在务工地。
通过畅通网络招聘渠道、做好就业信息推送,我省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线上线下合力发布用工信息。开发“务工二维码”,使农民工足不出户了解务工信息,找到合适岗位。不断加大对“陇原妹”“礼贤嫂”等我省特色劳务品牌的推送力度,有序做好劳务输转工作,输转贫困劳动力5.1万人。
针对疫情期间农民工返岗复工问题,按照“输转前有健康监测、输转途中有防护措施和输转后有交接程序”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运送11万人。对返乡回流贫困劳动力全面开展清单式管理、针对式帮扶,确保不出现返乡失业问题。目前,返乡回流人员全部已重新实现就业。
同时,我省不断加大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力度,出台交通补贴、劳务奖补等政策,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今年10月底,通过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输转贫困劳动力1.5万人、就近就地就业贫困劳动力7.6万人、输出到第三地就业贫困劳动力7.7万人。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年10月,全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623.7万人次,劳务收入累计达5388.9亿元。其中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46.8万人次,有输转意愿贫困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实现劳务收入1152.9亿元,全省有组织输转率达79.1%。已脱贫的128万户534.5万人中,务工收入占总收入一半以上的贫困户占71%、贫困人口占76%,转移就业已成为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