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作为遵义第一大支柱产业、贵州工业第一大产业,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发展,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酒文化精髓,逐步形成了酱香型、董香型、浓香型等多种香型品牌并存发展的格局。”据市政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将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打造成世界酱香酒的核心区,把茅台集团打造为千亿级世界一流企业集团,将贵州白酒产业集群推动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遵义建成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要求,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驱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分析,遵义白酒生产规模大,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支柱地位突出。全市现有白酒企业1500余家,产能可达70万吨。其中,2019年,全市97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24.62万吨,占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的85%,实现产值1037.5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白酒工业产值的91.7%,实现利润590.72亿元,创造税收达431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税收的57.9%,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4%。今年,遵义白酒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仍实现逆势增长。上半年,97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10.37万吨,实现产值525.05亿元,同比增长11.16%,利润320.66亿元,同比增长12.9%。
产业链条延伸,集聚效应初显。“我市白酒配套产业在茅台集团的带动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已陆续建成一批重点配套企业,初步形成原料种植、白酒生产、包装印刷、仓储物流、生物技术、科技研发、工业旅游、循环经济等一体化产业链,直接就业达11万余人,间接就业达40万余人。”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共引进白酒配套企业32家,签约资金32.5亿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仁怀名酒工业园区、习水白酒工业园区以及仁怀坛厂配套产业园区运行良好,白酒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不断强化。2019年我市在全国16个重点城市开展了遵义十大名酒神州行活动,发展意向客户1200余家,企业订单及意向性协议金额超过60亿元,地域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遵义白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表明,遵义已成为中国白酒独具代表性的区域,遵义白酒产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时期。从高粱种植到酿酒加工,全市还将继续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建好原料基地、强化土地政策保障、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大力招商引资白酒包装产业、加强品牌打造,大力推进遵义白酒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品牌影响日益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效益逐渐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