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招商经贸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经贸  
生态环境信息化 擦亮延安“圣地蓝”
  2022-01-28  
生态环境信息化 擦亮延安“圣地蓝”


发布时间:2022-01-27 08:04:58 来源: 延安日报


1月25日,记者从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于2019年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历时两年时间,以“一网、一图、一库、一端、一平台”为架构,构建起“一个体系、七个平台”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实现“决策科学化、手段精细化、服务便民化、工作高效化、办公无纸化”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据介绍,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建设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建设了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17套空气自动监测站、54套微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5套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1辆移动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1辆激光雷达走航车、1架无人机、85套污染源排口视频监控等八大类监测设备,可对水、空气、污染源进行精准监测。

软件部分建设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环境监测监控平台、环境要素大数据管理平台、测管罚协同管控平台、环境决策分析平台、综合业务管理展示平台、环境管理目标评价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七个平台,从而“说清”延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同时能够确定污染成因,制定对应决策处置方案,形成精准治理。

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成实现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增共赢。政治效益方面,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我市生态环境“大数据”,更加充分摸清了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底数,为市政府出台环境政策、强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增强了精准监测能力和科学监管能力;信息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更好地守护“圣地蓝”城市名片提供了坚强保障。

经济效益方面,环境质量指标的监测从以前的人工监测到现在的精密仪器监测,降低了环境监测成本,省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数据跑”代替了“人工跑”,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无人机、走航车等辅助执法人员进行巡查,解决了“到不了、看不见、说不清”的困惑。

社会效益方面,项目的建成将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圣地蓝”名片将更加靓丽,延河水将更加清澈,人民群众环境质量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不断攀升;项目的建成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生态文明各领域相关业务数据交换共享,使数据为政府和上级部门服务的同时,为整个社会服务,让公众及时准确了解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记者 谷嫦瑜 刘 钢)

 
热门信息  
· 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1至8月青海省冬虫夏草出口值居全国首位
· “愿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专访重庆市市长
· 中国苹果产业高峰论坛举行专家学者为苹果高质量
· 陕西省中药工业年产值约466亿元
· 重庆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广汉市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讲好农民丰收好故事
· 2021中国企业500强揭榜 川企占14席
· 贵州全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招商
· 成都制造业与东部地区合作将更紧密
· 生态环境信息化 擦亮延安“圣地蓝”
· 广安:同城融圈 赢得机遇
· 贵州明确7项重点任务!《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
· 成都市水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专家交流座谈会召开
· 成都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推荐信息  
· 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图
· 西博会眉山市招商引资图片剪辑
· 西博会安岳县招商引资图片剪辑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