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4日举行的“天府新匠谷 创享未来城”成都国际职教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首期起步区项目正式落户淮州新城,标志着成都模式的4.0版本职教城正式上线。4.0版本有什么特点,首期起步区项目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项目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
保信投资集团常务副总裁曾科:
打开围墙办学校 打造成都模式的国际职教城
此次签约仪式上签约的“保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国际职业学院项目”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在成都国际职教城区域内自主新办一所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成都国际职业学院(暂定名),计划在有首届毕业生后十年内升格为“成都国际职业大学”。该学院计划自首届学生入学之日起第一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第二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第三年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原则上后期办学规模不低于6000人,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四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0人左右。
保信投资集团常务副总裁曾科表示,该集团接下来会按照成都和金堂对项目的布局,围绕产业就业、产业转化、产业提升、产业转型,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就业和发展。“保信集团有着10年的职教产业园区的运营经验,我们将在淮州新城打造职教产业园、职教生态圈、职教产业链,不仅要打开围墙办学校,还将把高端行业的标准转化成人才标准,打造真正意义上没有围墙的,共建、共享、共治、共融的成都模式的国际职教城。”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强:
为成都市现代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端人才
此次签约仪式上签约的“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建成后,三年内达到在校学生6000人的办学规模,将重点对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及淮州新城现代产业发展,着力培养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电商物流等中高级技能人才。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淮州新城选址建设新校区,是看重淮州新城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点的区位优势,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的建设将和原来天府新区校区形成优势互补,在体制机制方面有较大的创新,注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将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我们将积极响应成都市建设成都国际职教城的要求,积极参与到国际职教城的建设中来,按照‘政企建设、职教共融、成教共兴、校舍共享’的思路,瞄准成都市‘5 5 1’现代产业体系,共建产教学院,为成都市现代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端人才。”
金堂县教育局职创中心主任王兴银:
引进更多国内外的职教机构和职教品牌
相对于国内现有的1.0版本的单一学校,以及简单修建一座园区、引进几所中高职院校办学的2.0版本的职教园区,亦或是容纳教研、科创等活动于一体的3.0版本的职教城来说,成都国际职教城将是有机聚合产业、创新、教育、国际元素、城市等深度融合城市发展各要素资源的“4.0”版本,将坚持“政府主导、片区开发、专业运营”原则,规划建设城校开放融合、文景城融合、产学研融合、商务城区四大城市功能版块,实现“四区共融”,具备“现代性”“国际性”“共享性”“生态性”的四大特点。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25万人。
金堂县教育局职创中心主任王兴银介绍,成都国际职教城不像过去职教城只是简单的办一些职教院校,而是围绕职教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去服务四川省“5 1”产业体系、服务成都市“5 5 1”产业体系。此次签约的一批项目,有高职院校、有技师学院、有校企合作和共建项目、有欧盟产业创新中心等。下一步,金堂县将进一步启动二期、三期、四期招院引校工作,落实招院引校目标,引进更多国内外的职教机构和职教品牌。
本报记者 丰微 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