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招商经贸 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经贸  
土地流转“转”出致富路——延川县大禹街道构建产业新模式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2019-12-25  
土地流转“转”出致富路


——延川县大禹街道构建产业新模式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发布时间:2019-12-25 08:08:18 来源: 延安日报社

阅读提示

大禹街道将脱贫攻坚与“三变改革”“三权分置”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各村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企、政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的产业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不仅培育了主导产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益,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现在相当于是给自己打工,相信光景会越过越好。”近日,在延川县大禹街道马家店村,村民刘森一边干活,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自从入股村里的采摘园,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采摘园打工再赚一份收入,等桃和李子卖了钱,还有分红呢。”

刘森身体不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又缺乏专业技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015年,他被村上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让刘森一家尽快摆脱贫困,帮扶干部先是帮他办理了合疗,解决了部分医疗费,而后又劝他流转土地,入股桃李采摘园。

马家店村距离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路遥故居不远,村“两委”经过多次商议和考察,决定大力发展旅游采摘产业,将景区的游客变成村里的“摇钱树”。

今年10月份,由帮扶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管输公司投资30余万元,开始在村上建设百亩桃李采摘园。“桃李采摘园见利后年收入将达20万元左右,每亩每年最少可增收1000元,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让村民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收入。”马家店村第一书记高军强信心十足地说,后期,他们还准备再流转土地400亩,建成桑蚕养殖园,逐步将村子打造成为集吃住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新村。

如今,在帮扶单位和村集体的带动下,刘森已顺利脱贫。

近年来,大禹街道将脱贫攻坚与“三变改革”“三权分置”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各村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企、政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该产业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不仅培育了主导产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收益,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陕果集团打工,方便!”大禹街道西沟河村民刘高存乐呵呵地说,“我现在钱也挣了,家里也照顾了,现结工资,不存在赊欠,最重要的是,我还能学到技术。”依托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村里许多像刘高存一样的村民也都踏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西沟河村帮扶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现场考察、组织部分果农多次参观学习,制定了“沟道养殖、塬面苹果”的产业布局,并将石臼塬自然村11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陕果集团,2018年底建成了千亩果园。这样一来,不仅可兑现土地流转资金72万元,人均增收3600元,村民们还可以持续在果园务工,“挣着钱”学习高标准的果园管理技能。

“我们村还建立了河春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启蒙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养蜂、养兔产业,使户均年增收2000元,现在都脱贫了。还有养牛户29户,户均年收入也能增加2000多元。”西沟河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海如数家珍地向记者细算着村里如今的好收入。而这些数据,正是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最好体现。(通讯员 聂  婷 曹苗苗 记者 方大燕

 
热门信息  
· 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1至8月青海省冬虫夏草出口值居全国首位
· “愿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专访重庆市市长
· 中国苹果产业高峰论坛举行专家学者为苹果高质量
· 陕西省中药工业年产值约466亿元
· 重庆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广汉市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讲好农民丰收好故事
· 2021中国企业500强揭榜 川企占14席
· 贵州全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招商
· 成都制造业与东部地区合作将更紧密
· 生态环境信息化 擦亮延安“圣地蓝”
· 广安:同城融圈 赢得机遇
· 贵州明确7项重点任务!《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
· 成都市水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专家交流座谈会召开
· 成都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推荐信息  
· 四川省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图
· 西博会眉山市招商引资图片剪辑
· 西博会安岳县招商引资图片剪辑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