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成都用科技点亮乡村振兴
  2019-04-25  

成都 用科技点亮乡村振兴

成都市政府首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2019(首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

联合打造落地成都、服务全国、具有权威性的农业科企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交易平台。


这是国内首次举办全国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不仅开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河,而且还将通过一系列的成果展示和转化,塑造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里程碑。9位两院院士、上百位顶尖专家汇聚,100项前沿性、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和1000项优秀科技成果发布……今年的成都农博会,“科技”成了最大的亮点。

一块“金字招牌”或许能给出答案:2017年11月,农业农村部批复支持建设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三、西部唯一获批建设科创中心的城市。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聚集国内外农业科技高端资源,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面助力成都构筑都市现代农业高地,以坚实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战略落地落实。


农业“国家队”驻扎

打造生态农业科技“硅谷”

不需要阳光,不需要雨水,不需要肥料,甚至连土壤也不需要,而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LED彩色光源以及其他智慧农业设施等,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而这一切的“执行者”,可能是智能水肥机、无人机,甚至是机器手臂或者机器人。

这样的场景,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见过,可不久以后,便将在成都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合作打造的“都市农业研究中心”成为现实。

而这只是成都市政府携手中国农科院共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落点之一。

2017年8月,我市与中国农科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突出“特色生物育种、精深加工智造、生态休闲农业”三大领域,重点建设中国农科院成都院士工作站以及“四大平台、十大研发单元”和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现代农业人才培育基地等内容,并依托我市“6+7”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打造产业科技孵化园和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基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孵化。

规划总面积203平方公里的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则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核心。科创中心选址天府新区科学城,由创新核心区、产业孵化区和集成应用示范基地3个功能区组成。同时,科创中心创新核心区在鹿溪智谷及周边农业区域,规划了284亩建设用地和3000亩农业用地,未来,科创中心将围绕“特色生物育种、精深加工智造、生态休闲农业”三大领域,建成集农业科研、产业孵化、国际交流、综合服务4大功能区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硅谷。

而在整个中心的建设中,“一心、一区”两个板块是重点。“一心”包括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占地284亩。“一区”是指在3000亩土地上建设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作家“国家队”唯一的区域科技中心,这里将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包括植物工厂、新型动物疫苗、蔬菜育种、作物营养强化、智慧农业等40个—50个创新团队,力争通过5年—10年的建设,努力把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成果孵化基地、人才培育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如果把农业发展比作是足球联赛,科创中心就应该是国家队级别的队伍。”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其长表示,目前科创中心已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240多名农业科技专家,构建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专家库;组建了以唐华俊、万建民、王汉中等院士领衔,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为主体,省市级农业专家为辅助的13支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科创中心装上了一颗“最强大脑”。


注重成果转化

让科技服务乡村大地

4月上旬,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光集团”)和中国农科院进行洽谈,拟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共建3000亩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聚焦蔬菜、食用菌、花卉和现代中药产业的绿色升级,由国家成都中心、成都天府投资集团、寿光集团三方共同成立平台公司,一期投资50亿元,打造农业特色小镇。

近日,国家成都中心动物健康团队与上市公司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就研发新型疫苗达成一二期研发合作,天邦公司拟投资超过1.5亿元建设P3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共同研发针对非洲猪瘟等疫病的系列诊断技术。

今年初,由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建设的四川(成都)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落户成都都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将聚合各方优质技术基础、数据基础、人才资源、平台资源、产业资源,与成都6+7农业产业功能区深度互动,打造数字农业创新矩阵、云平台、标杆项目、领军人才,为成都6+7农业产业功能区(重点园区)数字农业提供解决方案顶层设计、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制定等,推动农业科研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强化科技转化机制创新,加强科技研发成果孵化转化、展览交易、应用示范等平台搭建,以科技进步强力带动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

此次成都农博会即是最好的见证。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加速推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将为成都和四川搭建与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界交流互通、谋求发展的平台,为成都、四川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开拓更广渠道。而展会规划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农业科技成果展,展出内容涵盖了原创性科技成果、高科技农业生产投入品、优质农产品、区域农业和特色农业等,原创性成果展展出面积将达50%左右。其中,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多项原创性农业科技成果也将在现场展示展出,推动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农业高精尖技术转化、运用,在天府大地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建成部省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0个、农业科技园区12个、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区4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20个,引进院士领衔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22支;建成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0个、农业工程技术中心15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33个,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6家,拥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4万人;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1%。

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全省转化应用,我市正加快构建服务全川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动在全省各市州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熟化转化、企业应用和产业示范。此次成都农博会即是最好的见证。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加速推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将为成都和四川搭建与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界交流互通、谋求发展的平台,为成都、四川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开拓更广渠道。而展会规划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农业科技成果展,展出内容涵盖了原创性科技成果、高科技农业生产投入品、优质农产品、区域农业和特色农业等,原创性成果展展出面积将达50%左右。其中,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多项原创性农业科技成果也将在现场展示展出,推动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农业高精尖技术转化、运用,在天府大地落地生根。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