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压力重重 四川制定区域投资路线图
8月16日,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休息的间隙,宜宾市副市长周宇抓紧时间向省有关部门咨询要素保障等问题。不少与会者说,大家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用。
这是被“逼”的——省政府年初定下了7000亿元引进内资目标,前7个月完成了4309.5亿元,这意味着后5个月全省引进内资要达2700亿元,压力很大。
招商目标不只是资金数字。还必须按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来进行。
我省正在制定投资路线图,先从成渝经济区突破。
招商前景
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年,在信贷政策从紧、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等背景下,招商引资任务异常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在于,以抢占市场和调整战略布局为特点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规模更大、速度更快,产业链转移趋势更明显。从内部看,我省前期招商成果迅速转化,龙头企业带动已有产业,带动效应明显;随着交通枢纽、西部物流中心及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等深入推进,全省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挑战在于,欧债危机可能使欧美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放缓对外投资步伐;国家信贷从紧,我省土地、人力资源优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同时面临与国内城市及周边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虽然相较于已完成的引资额度,2700亿元的规模看似不大,但严峻的外部形势将使下半年招商难度加大。
整合优势
产业集群招商是突破口
省招商引资局相关人士表示,新形势下,过去低价竞争的招商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整合全省资源,切实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竞争能力。 聚合度高、关联性强,集群式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过去的成功经验也表明,通过引导转移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有效降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率。这也符合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上下游供应链集中式转移态势加快——追随龙头企业,今年就有124家电子信息配套企业落户四川,预计全年将达150多家。
因此,整合省内区域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推进产业集群承接,将是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内江积极融入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台湾巨腾国际控股公司这个全球笔记本电脑机壳制造的 “航母”,今年已有9家总价值4亿美元的配套企业意向落户内江。
统筹发展
按经济区域规划分工布局
省招商引资局局长张谷表示,我省正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制定投资路线图。
做强核心: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对发挥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天府新区的核心是新川创新科技园,将力争新川科技园尽快实现开工建设。
成渝经济区“五带”的引资联动推进,不同区域有明确的产业分工——
电子信息:重点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和眉山布局,着力构建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电脑制造、网络通信产品五大基地。在电子终端产品方面,成都重点发展电脑整机,绵阳在现有家电产品基础上,重在发展手机终端产品;
汽车制造:以成都、绵阳、资阳等城市为依托,围绕整车项目建设汽车制造业园区;积极发展成都经开区整车产业、青白江-新都商用车、韩国现代-资阳南骏汽车制造、绵阳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南充-遂宁-广安汽车零部件、资阳-内江-自贡汽车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
油气化工:将促进成都石化产业链延伸配套完善的大型石化工业园区,积极在川南沿江重化工产业带的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并依托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带的产业园区,重点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带的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建成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特色产业基地。
张谷透露,我省正在理清“3+4”产业脉络。集招商网、政务网、办公网及数据库“三网一库”为一体的全省招商引资信息化平台也在报批中。省招商引资局正与相关省级部门筹备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机制,通过统筹协调,将要素资源和支持政策向重大项目倾斜。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