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人民日报:新农村需要新乡贤
  2016-06-15  

人民日报:新农村需要新乡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让农村向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行,又不导致衰落呢?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脱贫攻坚实践来看,我认为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思考其价值与意义,从整个中国乡村重建的视角上统筹规划。

  脱贫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更是乡村重建的关键契机。

  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是一个大趋势。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疏离后,乡村的荒废与衰败比较普遍。

  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让农村向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行,又不导致衰落呢?当年轻人不断向城市集聚,乡村“空心化”似乎成为普遍规律时,我们能不能破解这一许多国家都难以摆脱的“魔咒”呢?在未来四五年的脱贫攻坚冲刺中,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重新规划我们的乡村,使乡村不仅获得新的发展,更获得新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既要城市化、又要有一种“逆城市化”的思维?

  我们应该努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让乡村充满活力,而不仅仅只是聚集着老年人。人是可以流动的,乡里的年轻人可以出去,但外面的年轻人也可以进来。在湖南怀化调研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可能。把脱贫攻坚与中国乡村重建结合起来,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大课题。

  新农村需要新乡贤。优秀人才不下乡,再多的扶贫资金也没有意义。人的问题,才是整个脱贫攻坚中最关键的问题。脱贫攻坚固然要关注钱、关注物、关注脱贫的精准和具体指标,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人,没有人才,再多的钱砸下去都是白砸。即使今天脱贫了,明天还可能返贫;即使今天繁盛了,明天还可能再衰落。

  因此,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如何让这些人才留在乡村,怎么制定出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的好政策,需要认真研究。在湖南怀化、湘西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建设得好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或是本地的人回来了,或是外面的人引入了,他们在这里成为新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尊严,也给这些地方注入了长久的生命力。

  现在我们进行精准扶贫,“精准”毫无疑问需有标准,但这个标准是相对的,贫困人群是在不断变化的,先期脱贫的人,也可能会因其他原因致贫返贫。比如,在农村,因病返贫的就超过了40%。因此,无论是贫困人群的识别还是具体的帮扶工作,都应该对其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有足够认识。还要对那些处于临界点的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给予特别关心和扶助。这也是乡村建设中不能忽视的地方。

  贫困和疾病一样,也有“贫来如山倒,贫去如抽丝”的现象。脱贫攻坚要有战略思维,要有长远考量。我们相信,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消除贫困的一个壮举,更期待这场脱贫攻坚战,造就乡村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凤凰涅槃。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