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都江堰市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剡、市委副书记陈彦夫出席会议。

曹立军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十分关心,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成都建设全省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坚持全时空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曹立军强调,要着眼全域谋划,建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旅游核心区,强化与省内外城市互动交流,构建更具协同联动力的发展格局。要突出特色引领,依托大熊猫、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等资源优势,打造涵盖自然生态、古蜀探秘、休闲消费、数字文创等领域的特色文旅名片。要夯实产业支撑,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为引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集聚更多大型旅游平台、文旅企业在蓉发展。要强化融合创新,打造更多新业态、新场景,让游客常来常新、常玩常新。要扩大开放合作,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提升深化入境游便利化水平,同时不断开拓全球化文旅市场,积极推动“成都造”文化产品“走出去”。要完善服务保障,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深化全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切实为文旅发展保驾护航。
郑莉在讲话中指出,成都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城市文化繁荣兴盛,国际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作用有效发挥,全省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引领辐射作用全面增强,塑造了传统与时尚交融的烟火成都,绽放了中华文明、巴蜀文化的时代光彩,开创了世界文化和旅游名城建设的崭新局面。
郑莉强调,希望成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文旅融合的重大部署,在推动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中担当重任、引领示范。要扛牢首位担当,在全省文旅经济发展中“挑大梁”,筑强四川旅游的门户和枢纽功能。要锐意改革创新,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中“作表率”,率先探索出文旅融合的好经验、新路径。要勇立科技潮头,在培育文旅新兴业态中“当先锋”,着力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试验区。要深化文明交流,在擦亮巴蜀文旅品牌中“打头阵”,以文化旅游为桥梁纽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
会上,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成都博物馆、成都文旅集团、携程集团、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公司作了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人员还前往都江堰世界遗产区、成都热雪奇迹考察调研。
省直有关部门、省属国企、金融机构负责同志,有关市领导,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市属高校、国企负责同志,市内旅游景区、文博机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和旅游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代表等参加。
相关新闻
锚定高质量发展 擘画文旅新图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成都在旅游领域大放异彩,频频登上热门旅游城市榜单。这只是成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成都文旅之路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越发宽广,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昨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都江堰市召开,本次大会以“一次调研、一个展示、一场会议”为主要内容,展现成都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果,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数字赋能文旅新业态
构建国际IP矩阵
大会期间,成都高新区、武侯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成都博物馆、成都文旅集团、携程集团华西大区、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分别围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供给、促进入境旅游加快发展、培育文旅新场景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展现成都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与实践成效。
文化品牌是成都旅游的“流量密码”。作为《哪吒》系列电影的诞生地,成都高新区用数字赋能城市生活,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据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精心打造专业化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已经形成“步行可达”的协作网络;落地四川游戏创新发展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游戏版号获批周期缩短至最快3个月。而作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都江堰市则以国际视野塑品牌,打造特色IP强矩阵。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同时都江堰市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做优都江堰放水节等“六大品牌节会”。
创新融合产业生态
激活消费新场景
近年来,成都演艺市场热潮不断,“跟着演出游成都”成为新时尚。“立足全市唯一以音乐为主攻方向的成都音乐文创园,聚焦音乐版权、演艺经济等重点赛道,打造成都音乐文创总部基地等‘镇园之宝’。”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以‘音乐+赛事’‘音乐+旅游’‘音乐+商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音乐消费目的地。”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依托东安湖体育公园、梵木创艺区,培育赛演产业、发展赛演经济,一体推进文化、商贸、体育、旅游深度融合,赛演正在成为赋能城市的新赛道、激活经济的新引擎。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成都博物馆通过实施“一馆一策”改革,推动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成都博物馆通过“一馆一策”改革,实现游客倍增,外地游客占比超70%。成都文旅集团打造的“夜游锦江”项目,将诗词、汉服、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船产品、美学市集、巡游表演,构建富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水岸主题文化消费空间,成为成都夜间消费热门选择。2024年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
同样火热的还有东郊记忆。数据显示,2024年,东郊记忆举办了各类活动超2500场,整体营收超30亿元。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谈道,“基于存量空间改造,呈现7大工业文旅空间,构建‘年轻化’‘时尚化’‘潮流化’的消费生态,不断提升‘国际化’‘科技化’水平,聚集音乐展演、数字文创、潮流时尚、特色宿集等20余种业态。”
国际化营销与服务升级
引领入境游新热潮
随着“入境游”的火热,成都成为外国游客最钟爱的城市之一。“成都联合携程在全国首创入境游消费补贴,定向向境外游客发放入境文旅消费券,吸引大量境外游客来华游蓉,仅2024年暑期,成都相关旅游产品海外平台消费超2800万元。”携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人才培养,共建成都文旅海外宣传推广平台,持续提升成都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与入境接待服务能力。
相关新闻
文旅专家献计献策 解码成都文旅发展路径
从青年刚需到产业升级,从地面到云端,从历史到未来,成都文旅正以多元路径书写高质量发展之路。3月31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都江堰举行。此次盛会吸引了文旅专家的关注。他们纷纷献计献策,金句频出,解码成都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径。
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强:
文化艺术
对年轻人来说是刚需
近年来,东方正火围绕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通过“机制革新、业态更新、场景焕新、服务创新”盘活存量空间资源,促进文旅商融合创新,培育文化旅游新场景,提振消费活力,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成功闯出了一条东郊记忆工业遗存活化利用、创新发展的路子。
东郊记忆的定位为青年友好型园区。通过精准招商,园区内很多品牌都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主理人品牌。这些主理人跟园区共创了很多文旅业态。现在的文化和艺术,对于年轻人来说完全是他们的刚需。所以我们引入了大量的演出等文艺活动,这也是我们吸引年轻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英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捷旋:
低空经济
成都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此次在大会上展示的是即将在东部新区世博园投运的部分低空飞行器产品,它们超轻型、低噪音、低门槛易操作,价格亲民,安全性能高。成都具有良好的低空经济发展环境。我们计划在世博园投资3个亿,打造一个“1+1+N”布局的园区,呈现一个低空城市展厅、一个文旅展厅和多个通航起降点的低空经济格局。届时,我们文旅空中观光、科普研学、模拟飞行体验等低空飞行的全产业链都放到东部新区。
成都博物馆馆长任舸:
博物馆热
是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结果
博物馆和旅游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博物馆热是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结果,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博物馆资源不平衡,大馆一票难求,但小馆的人流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博物馆人应该更多地挖掘文化内涵,给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让更多资源向公众开放。
成都博物馆近几年着重进行品牌建设,我们将“这里是成都”文创大赛作为品牌抓手,集合各界力量打造文创产品。文创的孵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瑞和麦田广告有限公司CEO杜海清:
数字化方式
为城市文旅发展赋能
成都爬墙3D大熊猫,以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形式,成为城市新地标,播放量在10个亿以上。项目通过弧形LED屏幕与精确的光线控制技术,呈现逼真立体效果,展现了裸眼3D技术的突破性应用。
市民游客在城市中心,能看到不一样的数字熊猫。我们用先进的数字化体系,用线上加线下的方式,解决了文旅场景中无法表达的手段。未来,我们将用数字化的方式为城市文旅发展赋能。
相关新闻
场景新奇特+科技硬实力 展示成都文旅创新成果
作为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一大亮点,“创意”含量超高的成都文旅新业态融合发展成果展昨日惊艳亮相。“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三大主题,文创非遗、数字科技、智能户外和低空文旅四大展区……展览集中展示成都在低空文旅、人工智能互动装置、智能户外装备、文创产品等方面的发展成果,50余个项目全面展现成都文旅产业创新实力。
文创非遗
千年文脉“活”在当下
步入文创非遗展区,非遗银花丝·锦丝天府系列饰品在灯光下流光溢彩,吸引游客驻足。“这款饰品灵感源于蜀锦纹样,每一根银丝都需手工掐制上万次,传统技艺的精致与现代设计的简约完美融合。”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国家级羌绣非遗传承人杨华珍以“传统纹样+国际语言”创新理念活化千年羌绣技艺,用针为笔、线为墨,演绎“立体刺绣”奇观,推动邛崃非遗传承。杨华珍通过跨界合作将羌绣融入爱马仕箱包、星巴克产品等国际品牌设计,实现非遗技艺全球化传播。在邛崃设立传习基地,开发刺绣课程及数字纹样库,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实践,培育本土“邛州绣娘”就业群体。项目既保留了羌绣核心技艺,又以创新应用带动乡村振兴。
数字科技
虚实交融重构体验边界
数字科技展区掀起一阵“未来风潮”。宇树科技的Unitree Go2机器狗在模拟宽窄巷子场景中穿梭导览,游客王女士惊叹:“它能用中英文介绍景点,还能预警人流,像‘AI导游’!”
另一边,《我的世界都是你》VR剧场内,观众戴上设备后惊呼:“几米绘本里的星空触手可及,连风拂过脸庞的感觉都模拟出来了!”
项目负责人表示:“5G-A技术让文旅场景‘数字孪生’,未来景区可快速部署这类沉浸式方案。”
智能户外
科技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智能户外展区,青城山景区即将投用的人体外骨骼装备引发热议。参展商现场演示:“穿上它,登山能耗降低60%,老年游客也能轻松登顶。”健身爱好者李先生体验后赞叹:“腰部支撑太贴心,简直是‘爬山神器’!”而咕咚App展台前,奖牌墙上挂满融入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元素的马拉松奖牌,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以赛事串联城市地标,让全球跑者‘云游成都’。”
低空文旅
云端瞰蓉城 打开文旅新维度
低空文旅展区成为“最科幻”打卡点。零重力飞机工业的ZG-ONE飞行器旁,现场负责人详解:“这是全球首款换电式eVTOL,未来游客可乘它俯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现场观众戴上VR眼镜体验《梦回丝路》短剧后直呼:“仿佛骑骆驼穿越沙漠,成都的历史文化IP还能这样玩!”四川翔彭智航科技展台,无人机正在配送咖啡,现场负责人表示:“‘云端外卖’已开通15条航线,明年将结合武侯祠等IP开发文创配送。”
从非遗活态传承到低空经济启航,从智慧景区升级到全球赛事引流,成都文旅以“创新融合”为笔,正书写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