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特色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经济  
16114.3亿元 前三季度成都GDP增长6.7%
  2023-10-25  
16114.3亿元 前三季度成都GDP增长6.7%
发布时间:2023-10-25 08:18:38来源:成都日报

10月24日,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联合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14.3亿元,同比增长6.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6.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880.9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7.0亿元,增长8.3%。从市场活力看,前三季度,全行业用电量增长10.4%,新登记市场主体47.8万户,净增涉税市场主体增长95.6%,税电指数连续保持在106以上,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总体看,前三季度,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积极因素明显增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办赛营城,一手抓兴业惠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恢复,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农业生产趋势平稳。粮食生产方面,夏粮产量28.0万吨,同比增长3.4%。畜禽生产方面,生产保持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常年保有量之上,生猪出栏313.7万头,同比增长2.3%;牛出栏3.0万头,同比增长0.4%;羊出栏49.0万只,同比增长1.2%;家禽出栏4372.6万只。

工业经济发展稳定。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重点行业有力带动,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3.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9.9%,医药制造业增长14.0%,汽车制造业增长8.4%。新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智能电视、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分别增长80.3%、63.8%、45.8%、43.0%。

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0%。接触性服务业加快复苏,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

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8.2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76.6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1.6亿元,增长8.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5911.5亿元,增长7.8%;餐饮收入1356.7亿元,增长25.3%。

值得一提的是,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3.1%、12.9%。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5.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半年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4.5个百分点。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投资增长68.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52.4%。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81.4%,高于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商品房市场成交有所回暖,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由负转正,增长2.8%。

物价水平整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0.6%,食品烟酒上涨0.4%,居住上涨0.2%,衣着下降1.3%,交通通信下降1.5%。(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制图 申娟子)


相关新闻

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稳步向好
哪些动能“托”起了6.7%增速?

稳步向好!10月24日,前三季度成都经济数据出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14.3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较今年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提升0.9个、1.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全省1.5个、0.2个百分点。

数据无声,发展有痕。10月24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称,今年以来,成都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回升、稳步向好的态势。那么,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6.7%增速背后有哪些动能支撑?又呈现出怎样的活力和韧性?

“链”上新动能 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316个

产业强,城市才能更强。围绕优化产业生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都持续下大力气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建强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引聚领军人才(团队)84个,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等28家行业中介机构。

同时,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推动“链长”率领重点产业链专班靶向招引,引进重大和高能级项目316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开展企业“四上”攻坚,企业新上规219家、上市过会13家、上云1.8万家、上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88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增至4家,持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成都以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向绿色化改造要效益,推动技术改造提速升级,抢抓数字时代新机遇,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建成35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都在全国数字百强市中排名第5。

牵紧“牛鼻子” 重点项目投资超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底盘。围绕重要领域、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凝心聚力把“作战图”“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成都牢牢牵紧项目投资的“牛鼻子”,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运用智慧系统实施精准调度。

从四川天府新区天府动力源片区基础设施一期等67个项目提前开工,到高新区新川AI创新中心二期等68个项目竣工投用——前三季度,成都9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

相关统计数据也呼应了成都牵紧“牛鼻子”。前三季度,成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4.5个百分点。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投资增长68.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52.4%。

与此同时,成都深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双城经济圈25个共建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1.9%,成渝企业相互投资增长13.4%。成都都市圈建设也加快推进,147个年度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70.7亿元,49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速实施,9条重点产业链跨区域协作,成德眉资相互购销额增长4.5%。

消费提质扩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破7000亿元

接连举办的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遍布大街小巷的消费集市、潮流首店,人头攒动的商圈、景区,熙熙攘攘的餐饮、夜市……在熙来攘往、烟火升腾中,这座城市呈现出另一番活力。

消费是“三驾马车”之一,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成都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场景营城、平台赋能、创新引领”的内在逻辑,不断塑造成都服务、成都创造、成都消费的城市品牌,深入实施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焕新开展“新十二月市”活动等,发挥成都大运会、国际车展等辐射带动作用,多措并举扩大消费。

营造消费新场景、创新消费新业态、培育消费新模式,激发了消费市场一波又一波活力。前三季度,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8.2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其中,汽车销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5.7%、25.3%。

与此同时,成都还强化民生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前9月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0.4%;强化住房保障,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人才公寓5871套。

营商环境优化激活力 新登记市场主体47.8万户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年以来,通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高水平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高标准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等举措,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成都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5.2%。

同时,成都深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有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生态环保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上牌数量增长38.8%,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0.7%。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今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就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再部署、再动员。

今年以来,成都推进营商环境5.0改革,印发实施《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等,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土壤增营养。前三季度,成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达47.8万户,“12345”亲清在线企业诉求解决满意率达98.4%。

另外,成都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跨境电商交易、市场采购规模增长15.4%、26.1%,二手车出口额增长超5倍。(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热门信息  
· 特色经济
· 重庆各地多形式庆祝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群众联欢活动侧记
· 广西开展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
· 应对养老服务“手长衣袖短”,四川试点“时间银
· 宁夏葡萄酒产业用地确权登记新突破
· 乐山24个高新产业和服务业项目签约落子
· 第六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动员部署会召开
· 全国首家区(县)级城市国家级知识产权培训实践
· 重庆歌舞团舞蹈《火锅奏鸣曲》将亮相虎年央视春
· 青海省牦牛藏羊产业集群总产值达267亿元
· 宝塔延川安塞3县区上榜国家能源局公布整县(市、
· 打通欧亚商道 助力“黔货出山”
· 风能发电大显身手 利国利民绿色发展
· 青海蚕豆结构调整的“张力”
推荐信息  
· 特色经济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