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不只是上网卖农产品
——探索农村电商与传统供销联社创新融合
日前,成都市政府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关于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合作协议”,就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进行深层次合作,打造推广一批为民、惠民的农村电商重大项目。记者了解到,目前崇州、蒲江、邛崃、金堂4个市县已分别与京东签署了合作协议。
而今,我们提及农村电商发展时,不得不涉及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对传统的供销社资源进行变革。我市各区(市)县以供销联社为牵头,准确把握形势,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抢抓改革发展机遇,主动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将传统渠道和线上渠道结合起来,将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兼顾起来,以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和上下贯通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具有供销联社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供销联社的“供销”平衡。当前,电子商务进农村展开了深层次合作,而供销社发展电商始终离不开“农”,时代背景下的传统供销社,一次真正的深化改革,全面掀开……
A
手机APP订购农药化肥
“供”更丰富多元,农资实现个性化定制
一提到化肥等农资,我们很自然就想到传统的供销社。然而,当互联网迎面而来之时,一种新的农资供应配送方式诞生了。
一进入“哈哈农庄”手机APP,产品销售、肥料定制、物流配送、农产品收购等业务便能立马搞定,“以前想都没想过,农业种植到销售会变得这么方便,硬是互联网改变生活喃!”当“互联网+”遇上农业将发生怎样的反应?这半年以来,在新都区斑竹园镇,将农业生产资料放到网上销售,即农资电商,已成为一个焦点。
“农具、农药、化肥是必不可少的农资产品,如今农户可以直接用‘哈哈农庄’手机APP下单,不仅节约了时间和资金,还能及时享受到农业技师的定制服务。”斑竹园镇三河村支部书记谭杰告诉记者,通过“哈哈农庄”手机APP实现订购的农药、化肥,从生产商到供货商,再到购买农户,甚至到田间,都可实现全程监控。化肥还可根据土地需求由专业的农业技师来完成个性化定制。“也就是说,一块地可根据其各种元素的含量比来确定化肥的配比。”谭杰向记者介绍道。
当然,在新都区的农资供应方面,绝非仅有“哈哈农庄”可实现个性化定制。据了解,新都区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相继建成了一批互联网农业项目——“菜易通”“哈哈农庄”“久森生鲜”等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并努力实现农资产品下乡到农产品进城的全程监控,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
“哈哈农庄”的化肥个性化定制,也有一段历史。谭杰告诉记者,原来村民通过传统模式购买的化肥都是标准肥,很难做到因地制宜。通过网上定制肥料,氮磷钾等各类微量元素得到很好的平衡,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利好作用。而且施肥成本也降低了,每亩地相比施标准肥成本降低近50元。
“哈哈农庄”的化肥个性化定制,只是新都区供销联社保障供应的一个缩影。据新都区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还将强力驱动电商物流深度融合,依托传化、京东、“菜鸟”、广交所、“哈哈农庄”等平台和项目大力发展实体转型电商、自营电商、平台电商、大宗物资电商、农村电商等,全力打造千亿国家级电商物流示范基地。
同样,在崇州市白头镇的土而奇合作社,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在农产品生长的全过程中,实现全程监控,可随时了解其生长情况,全程保障生产安全。此外,记者从崇州市获悉,作为全国供销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崇州市在今年将按照“政府引导,协会牵头,市场运作”的原则,由该市供销联社牵头引导各农资经营公司开展农资溯源体系建设,组建崇州市农资协会,农资配送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开展基层农资放心店信息化改造,建立现代POS系统的农药销售网点,逐步将该市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产品投入品全部纳入溯源平台,为农业生产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农资。
B
传统模式+线上销售 时效最重要 “销”更快捷,下单24小时送到市民手中
通过网络线上途径也能把宝石梨卖出去?这在传统的供销方式中,是否想都不敢想?说到传统供销社的变革,时效最值得一提。
如果是在去年,这样的问题摆在崇州市燎原乡宝石梨种植协会会长黎元康面前,他或许会摸摸脑壳,一脸茫然。然而,在一年后,当同样的问题被问起时,黎元康不仅可以肯定地给予答复,甚至还能现场操作,亲自演示网上下单。
前不久,崇州市首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西蜀粮仓·崇州味道”上线开通运营,燎原乡宝石梨成为首批上线实现O2O销售的产品。“今年,对于在线上销售的宝石梨产品,将采取统一的包装,并贴上‘蜀燎原’的标注标示。”成都市民通过登录“西蜀粮仓·崇州味道”网络电商平台下单,合作社的管理后台在收到订单后,随即组织工作人员到种植基地采摘、包装、运送,24小时内,即可在成都家中收到新鲜美味的宝石梨。
目前,崇州本地已有12家合作社的农特产品在该平台上线销售。
这样的体验,让黎元康等果农尝到了甜头的同时,也让成都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联合社为我们设计了新的包装盒,更加清爽大方。”崇州市供销联社理事会主任万朝银说,在初期阶段,供销联社为上线的产品免费提供设计包装,以鼓励更多本地农产品参与进来,“农产品走电商渠道,必须注重包装和营销。”最近,崇州市供销联社还与京东达成了入驻协议。“双方最终商定,由供销联社支付15万订金,在京东商城开设‘崇州农产品专馆’,销售几十种崇州本地的农产品。”万朝银说,“今后我们还将以同样的方式,进入淘宝、天猫等多个知名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为崇州本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万朝银如是说。
此外,崇州市供销联社还成立了成都市蜀之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计划在三年内,把崇州市打造成“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第一县(市)”。联合建设中国元通宝网上商城,建设20个乡镇级电子商务产业园,200个村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使农村电子商务覆盖全域崇州。今年,为了更好帮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和发展,崇州市供销联社主任万朝银等联合编写出一套农村电子商务教材,计划3年培训人员10000人;培训指导服务营销总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农村电商龙头企业10家;营销总额100万元的100家;营销总额10万元以上的1000家。
金堂县作为全市唯一入选四川省首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的区(市)县,也在积极行动。据了解,以此为契机,金堂县今年将实施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五个一”工程,并推动“互联网+农业”模式。“所谓‘五个一’工程,即‘出台一个实施意见’‘新建一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举办一期大型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举办一次金堂特色的电子商务节会活动’及‘规划新建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据金堂县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金堂全县已经形成了“全民触网”的良好氛围,金堂的农村电子商务,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领域,在形成脐橙、食用菌、黑山羊、无公害蔬菜四大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出现了大批涉农网站、农民网商,“互联网+农业”等新的商务模式不断涌现。
新闻链接
央视《新闻联播》:
全国供销系统经济收入创历史新高
据央视《新闻联播》20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供销系统在抓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发展迅猛,拉动全系统经济收入创历史新高。全系统把握互联网快速发展机遇,初步搭建起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4月初出台文件,就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部署。《决定》内容包括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改造,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领导等。
专家声音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高焰:
供销社发展电商离不开“农”
供销社发展电商离不开“农”,今年9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即将上线,它是供销社电子商务的龙头,也是中央支持发展的为三农服务的电子商务“国家级”平台。作为地方县级供销联社,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牢记依托农村特色、以农业产品为主要品牌和综合性的特点,做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接地气,供销平衡。
“互联网+农村”,绝不只是上网卖农产品那么简单!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跨越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企业注册、税收、资金、土地、就业等方面提供实际性的支持;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有线宽带、POS终端、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设施上加大投入,提高覆盖面;第三要突出地方优势特色,每个地域有不同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各地切忌盲目跟风,深挖本地特色优势产品的特色卖点,进行专业化的品牌包装;此外还应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最后要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环境,完善乡镇商务信息服务网点,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