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科技赋能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2023-07-25  
资料整理中...
科技赋能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发布时间:2023-07-25 08:04:40来源:成都日报
[字体:]

“快速育种”让种粮智慧化


火红的7月,当成都田野里大片的水稻正在努力拔节孕穗时,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一座玻璃房子里,科学家们已经在指挥工人收割稻谷。更令人惊异的是,这已经是今年成熟的第三批水稻了。

这不是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的植物工厂,这座玻璃房子名叫“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有了科技的加持,这批稻谷“逃”过节气的约束,它们的生长周期只有60天,一年可以收割5至6次。这项入选中国农科院2021年度10项重大成果之一的“黑科技”,正在为成都乡村振兴及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赋能。

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考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牢记嘱托,勇毅前行。成都全力以赴,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启动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农业机械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努力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植物工厂里,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水稻的长势情况。

种子黑科技

“成都造”水稻将“快速育种”

红色和紫色的LED光晕笼罩着一排排栽培架,金黄的稻穗弯下腰,从一层层的立体架子上垂挂下来。拨开稻穗一看,水稻长在营养液栽培槽中。房内的新风系统和二氧化碳供应系统可以调控室内温度和气体环境,自动调控系统则可满足水稻所需的环境和营养要素,包括光照、水、温度、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简单来说,就是让植物吃好、喝好,自然长得更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其长告诉记者。

“之前我们经历过很多次失败的试验,有的植物被‘晒’死,有的长势不行。”经过不断摸索,杨其长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植物“光配方”概念,并突破多项核心技术,让LED能以不同的光谱配方,针对不同作物进行精准供光,创造出光强、光质、光周期可调的人工光环境条件,提升了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

“大自然的遗传密码,藏在种子里,高效的育种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的梦想中,今后“成都造”的水稻将以植物工厂的形式呈现,水稻有望实现每年6茬以上的“快速育种”,实现周年连续生产。目前,这座现代化的植物工厂不仅培育有水稻,还培育了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常见的生菜、椿芽、小白菜等多种蔬菜。“四川是全国种业大省、国家重要粮仓,我们希望能将成都打造成为植物工厂育种的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让‘天府粮仓’实现种子应有尽有。”

农业科创力

产生多项农业信息化技术成果

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仅仅是成都科技赋能“天府粮仓”建设的一个缩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运而生。这是国家在西南区域布局的唯一一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里主攻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功能农业三大产业,统筹科技供给、产业培育、服务支撑三大功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新津天府农业博览园核心区,3000亩大田展区让人惊艳,100多种智能设备精准运转,空气湿度、风力、土壤水分、营养成分、作物长势、有无虫情……在“数字农业”加持下,这片稻田以最少的人力实现了最精确的管理,迎来了高产稳产。

据悉,目前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已入驻阿里巴巴、新希望、中化、中交、四川建投、易瑞生物、新兴粮油、中环易达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86家,入驻主体项目94个,完成投资152亿元。引进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93支,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11个;吸引了成都农投、川商投、成都东进等11只共200多亿元基金参与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建成涵盖全市主导产业的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82个。研发应用了5G视距通信网络、1链3e乡村产业振兴数字化共享平台、猪脸识别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成果9项。大力发展乡村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全年组织36场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接待人次超1.32亿、同比增长11.48%,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489.17亿元,同比增长24.2%。

种粮智慧化

无人机一天播四五百亩水稻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邛崃市固驿街道花园村农民周家林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几百亩一直发展到2000余亩。四年前,周家林开始利用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并尝到了甜头。

“利用无人机的好处就是精准度高,播种均匀、标准,比如一亩地需要1.5公斤,它就精确地只播1.5公斤,效率很高,一天能播四五百亩,相当于每天50个人的播种量。”周家林说,这几年,自己又陆续投入几百万元,用于购置大型拖拉机、运输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还建了约3000平方米的粮食烘干仓储,实现了从育秧到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大大节约了成本。

今年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均再次强调“藏粮于技”,成都也将“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强科技攻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实施全程机械化等方式,用科技赋能,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梦想,正在天府之国的科技创新中,扬帆远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李柯雨 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