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即将来临之际,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与省同城化办、成都市发改委、市投促局、市体育局、市工商联以及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市体育局联合举办的“成渝一家亲 共襄大运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遇见重庆”推介会,近日在重庆举行。这场推介会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主题,秉持“把C位留给年轻人”的理念,通过成渝两地青年人互动,为双城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创新与活力。
筑梦
为青年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时代青年应该到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成都大运会作为国际性体育盛会,不仅是促进成渝双城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契机和平台,也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追求梦想的绝佳舞台。在这里,青年们可以展现自己的学识和潜力,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同时与世界各地青年友好交流,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风采。
在推介会的现场,成渝两地高校学子共同发起了一份名为《青春宣言》的倡议书,以青春的名义,号召广大青年相约成都,为大运喝彩!成渝两地世界冠军代表互赠礼物,表达了对大运会和双城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祝愿。重庆小学生以“大运到我家 渝宝绘蓉宝”为主题绘制了一幅长达10米的画卷,为成都大运会增色添彩。
追梦
为青年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党的领袖对青年一代发出的伟大号召,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当前,成都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在蓉交汇叠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成都擘画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美好蓝图,赋予成都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国家试点示范的时代使命。
作为首批入选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全国试点的城市,成都市通过创新创业支持政策、青年住房保障、社会责任引导等措施,激发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引导他们担当社会责任,为实现青年自我价值和成就人生梦想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在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即将到来之际,为了在大运舞台上讲好成都故事、展示青年风采,成都青年志愿者全员动员,积极参与到“迎接大运会·共建幸福城”青年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中来。截至目前,注册人数已突破100万。“100万”,不仅展现了成都青年心系大运的时代风采,彰显了参与大运会的激情活力,也将为成都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增光添彩。
通过参与成都大运会,青年们拥有了一个提升能力、拓宽视野、了解世界的途径,相信这场盛会将成为广大青年追梦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信心。
圆梦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实现人生出彩
近年来,成都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人才工作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包括政策、金融、安居、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保障,打造招才的“蓉漂计划”、引才的“蓉漂人才荟”、育才的“蓉漂人才发展学院”、敬才的“蓉漂人才日”、留才的“蓉漂青年人才驿站”、礼才的“蓉城人才绿卡”六大拳头产品,形成特色鲜明、持续进阶的“蓉漂”品牌产品矩阵,不断释放着成都人才发展生态的吸引力、影响力。
通过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成都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筑梦圆梦,众多“蓉漂”落地生根、创新创业,“十三五”以来累计吸引落户青年人才超过60万人,集聚市级以上重大人才计划专家4435人,全市人才总量达587万,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正青春,即未来。成都还将不断完善青年政策和服务体系,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励他们在成都这片热土上勇攀青春的高峰。(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图片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
相关新闻
志愿服务大运会 成大千余学子连成风景线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启幕,作为大运村驻地的成都大学,大运志愿服务热潮正在掀起。目前,全校共招募大运志愿者1450名,涉及全校各学院及专业学生,这将为大运会增添一条赋有青春活力色彩的“风景线”。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者王茜仪:
让世界看见成都的“青年力量”
2022年10月,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王茜仪作为兴奋剂检测陪护员,参与了世乒赛的志愿服务工作;4月,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上,王茜仪与她的志愿者同伴,向各国代表团展现了成都的“青年力量”……一次又一次志愿服务,让今年大二的王茜仪成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虽参与过多次重大国际赛事及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但作为此次大运会的志愿者,王茜仪也难免有些紧张。“我们前期通过自助报名,先后经过了多轮面试和层层选拔,才最终确定能够作为志愿者参与此次大运会。”王茜仪说,此次对于志愿者的赛前培训工作十分严格,线上培训就包含了医疗急救、岗前训练等60门科目。
“在大运春团会上,我们常与各国代表面对面交流,他们也惊讶于我们青年志愿者对于这一次大运会所作的全面准备,这也为我在即将到来的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增加了信心。”王茜仪说。
就像大运会的口号一样——“Chengdu Makes Dreams Come True”,王茜仪希望每一位到成都的大学生运动员,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们非常期待在今年夏天和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们在一起畅所欲言,让世界看见成都的‘青年力量’。”王茜仪说。
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志愿者李璐:
与国际友人们定下“七月之约”
“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毫不怯场!”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成都大学食品学院大三学生李璐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特点。“作为一名成都大学学子,很荣幸能参与到大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李璐说,她看见了学校在保障大运会及大运村服务工作的努力,自己也想亲身参与到这样一次重大的国际赛事中,在为学校作贡献的同时,也为向世界展示成都魅力贡献力量。
4月的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上,李璐作为交通助理,为来到成都的大体联官员及各国代表提供线路指引。“参与春团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使得我更加坚定了要为志愿工作奉献的决心,在与春团会代表几日的相处后,我们定下了一个‘七月之约’,约定在大运会召开时,能够再次相见。”
值得一提的是,李璐除了日常的志愿培训工作以外,她常与指导老师交流,学习相关经验。同时,她还主动去了解一些成都特色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知识,到大运会时,能够与国际友人畅谈成都,介绍成都,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包容与蓬勃向上。(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