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hatGPT问一个“成都人该如何迎接大运会”的问题,它出人意料地给出这样的回答:“成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成都的历史和文化,将有助于更好地向外界展示我们的城市。”在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即将到来时,按国际大体联惯例设置的春季团长会议(以下简称“春团会”),此时在春意盎然的蓉城举行,可谓适逢其会。成都大运会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阶段后,首个面向全球的文化体育国际交流重大活动,而春团会作为筹备工作中的“里程碑事件”,不仅是大运会的“前哨站”,更是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展示自我的一次机会,而坊间早早被拉满的成都元素以及其浓厚悠长的城市韵味,足以感染每一位到访客。
春之邀约
简单的符号让世界铭记
“推开酒店房门,第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精心布置的礼品,有蓉宝玩偶、手工花和手绘风筝!”来自匈牙利代表团的艾格尼丝感叹。一束永生花由月季、芙蓉、蜀葵和银杏叶组成,错落有致而生机盎然。成都人自古爱花,战国有神龟巧画“芙蓉城”,唐朝有薛涛以芙蓉制彩笺,五代有后蜀皇帝孟昶为花蕊夫人遍种芙蓉花…… 芙蓉之于成都缘起千年,成都“蓉城”的别号也因芙蓉花得名。时至今日,芙蓉早已成为成都生活美学中的一部分。赏花送花,是属于春日的独特浪漫,也是城市景观的微缩表达。会场外走廊的天花板上,挂满了寓意吉祥的风筝,也引来外国友人的驻足观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国际大体联“大家庭成员”一边饶有兴致地把玩风筝,一边说要在自己的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推介成都大运会,“我会建议朋友直接买一张来成都的机票,来看看这座美丽的公园城市。”
一部名为《在成都,遇见春天》的会议官方主题片在全球上线。中国风格,巴蜀特色,一幅充满东方美学韵味的画卷缓缓拉开,邀请世界穿越天府古今。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第一次来到成都,“我之前已经在网络上看到过很多关于成都的图片、视频以及影片,亲身来到这里我感到很激动。”两天的考察之后,他惊讶于这座极具现代感的超大城市,却有着田园诗歌般的满目绿意。
无论是镜头里还是现实中的一帧帧画面,都让外国团长们兴趣盎然。言谈交流中,熊猫、火锅、川剧、竹椅、糖油果子也让他们“惦念”,甚至以会说几句成都话为荣。对此,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放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凝练、突出城市的特色并将其符号化,是一条有效的传播渠道,“打造‘少而精’的全球知名文创符号、旅游符号、赛事符号和美食符号、音乐符号、会展符号,让全世界的人一看到这个符号,就会想到成都。”
和合团聚
携手期待精彩的回归
1957年的巴黎国际大学生运动会上,经与会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同意,决定结束世界大学体育运动领域四分五裂的局面,并在1959年举办首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直以来,大运会以体育运动作为媒介,成为全世界大学生的嘉年华,它以快乐的竞技彰显人类赖以生存、交往、发展、进步的基本品质。
春团会现场,成都也在给各方代表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即要为各国大学生同场竞技、绽放风采提供舞台,为全球青年友好交流、播撒友谊架起桥梁,充分彰显“卓越、协作、创新、乐享运动、正直”的大运宗旨。
来自四川大学、成都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10所高校的200余名志愿者参加此次春团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在机场、酒店、场馆,他们总能用不同的语言,微笑着向世界说出:“成都欢迎您。”传递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交往中还有很多温情的故事,比如为代表团成员“庆生”,结“对子”互赠纪念品……友谊在交往中延续,代表团成员被年轻志愿者饱满的热情所打动。
此次春团会,他们向世界展现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和青春风采,120天后,预计将有2万名志愿者奔赴大运会的各个岗位,向世界传递文明城市的志愿精神。
成都大运会有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重聚国际大学生体育大家庭。因为新冠疫情,成都大运会两次延期,卢塞恩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甚至被迫取消,对此国际大体联副主席马瑞·迪马尔斯基说:“成都大运会被寄予厚望,它象征着另一个精彩的回归。”“成都成就梦想”的精彩与激昂,将在赛场燃放,照亮未来。
风云际会
吸引全球青年来成都
120天后,千年古都遇上青春盛会,将成为这个夏天成都送给世界的真诚礼物。这两天,来自国际大体联大家庭的成员、五大洲代表团成员以及未来夏季大运会主办方观察员,提前齐聚天府之国。对于接下来的城市文化体验活动,他们都很期待,去亲身体验成都的时尚潮流和市井生活。在签到时,各代表团成员填写了一份“城市文化体验参与确认表”,在游览景点点位中,熊猫基地几乎所有人的必选项。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等7名常委和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等20名国际大体联官员全程参与本次大会,为历届参加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最高规格。他们一直关注的大运场馆,如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三年多的时间里,已成为城市新地标;猛追湾游泳池、成都市射击馆、城北体育馆,这些老场馆经过改扩建后,已面貌一新。让代表团成员们感叹的,还有大运村的“海纳容量”和完备的功能设施。
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克努普·大卫预计,届时美国会派出150到400人规模的运动员代表团,“数字还不确定,我会在社交媒体上发照片和视频,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美国大学生来中国参赛,来成都游览。”
瑞典代表团团长斯蒂格博恩·亚当表示,“成都大运会的报名通道还没有关闭,我们期待更多瑞典大学生运动员加入其中,这对他们而言将是一次奇妙经历。”
德国代表团成员告诉记者,因为下一届大运会将在德国莱茵-鲁尔举行,所以本届大运会他们尽可能多派运动员参赛,大概有250名。进行大运会倒计时120天,全球代表莅临成都“初体验”,这是一扇让世界进一步感知“亲近”成都的窗口,这同样是备战大运会的一次高标准检验。(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摄影 胡大田)
相关新闻
成都已经准备好了!
“团长”们考察成都大运会场馆
29日,天朗气清,成都大运会各场馆继续开门迎客。参加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的各位代表踏着春色,来到大运村、凤凰山体育公园、郫都区体育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各场馆设施配套和场地条件。在考察过程中,团长和代表们纷纷对成都大运会所做的准备表示肯定。荷兰代表团副团长科赫·马蒂亚斯激动地说道:“成都,已经准备好了!”
舒适的住宿环境、多元的饮食风味、亲切的文化服务……大运“团长”们每来到一处点位,都忍不住称赞和感叹。在他们看来,成都不仅在各项运动设施和设备上一应俱全,在更“软性”的管理服务上也是精益求精。国际大体联代理第一副主席卢西阿诺·卡布尔躺在运动员床铺上,帮运动员测验完床铺后说道:“我对床铺的质量很满意,超级舒服!”科赫·马蒂亚斯表示,一切都准备得非常好,荷兰代表团将会派出上百名运动员来到成都参加大运会,“希望他们在中国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记者注意到,成都大运村运动员餐厅,让来自南非代表团的领队杜米萨尼忍不住在现场一直拍照,他表示,多元的饮食风味体现了中国对于不同文化的人文关怀,他非常满意这一做法。对此,新加坡代表团副团长黄耀堂也十分认同,他说:“我感觉组委会和成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让各国运动员在赛事期间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的成都时光。”
考察完各大场馆和大运村后,斯洛文尼亚代表团团长约扎克·玛丽亚十分感慨,她表示,自己的成都之行非常愉快,从各种细节中充分感受到中国对于这场赛事的重视,看到这些场馆后,让她觉得中国的确准备得非常好!瑞士代表团团长马吉·雷纳托告诉记者,此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运村。“大运村虽然建成不久,但我非常高兴看见它已经被使用起来了,这是很棒的一件事!”(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泽登旺姆)
相关新闻
看熊猫、逛宽窄巷子……
“团长”们最期待的文化点位是哪里?
今日起,参加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的各位代表将去往成都各大知名景点,开展一场成都文化体验之旅。
“我之前从没有来过中国,这次来到成都,我一定要去看看大熊猫!”南非代表团领队杜米萨尼兴奋地说道。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大卫还是大熊猫“花花”的粉丝。他告诉记者,自己十分期待后面的行程,因为会见到自己喜欢的大熊猫“花花”。“我希望见到它的时候,她是醒着的。”
如果大熊猫基地是票选第一的点位,那宽窄巷子一定紧随其后!斯洛伐克代表团副团长曼克斯马丁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所以选择宽窄巷子的理由也非常简单——体验传统文化。“我认为我要去这些标志性的地方,去看看这座城市的‘过去’是怎样的。”瑞典代表团团长斯蒂格伯恩·亚当则认为,去宽窄巷子,自然是要享受成都的美食。“我非常兴奋,也非常期待去宽窄巷子,我要尝试各种各样的美食。”
说到对美食的追求,新加坡代表团和日本代表团可谓是真正的“行动派”。他们已经相约今晚去往火锅店,品尝最“成都”的麻辣味。新加坡代表团秘书亚伦表示,自己经常在新加坡吃川菜,但火锅还从未尝过。“来成都,就想吃当地的火锅,已经跟日本代表团约好了,希望是麻辣味的!”(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泽登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