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人次
昨日天府国际机场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30余架次,预计保障出入境旅客超3500人次。
30秒
单名旅客在海关体温监测、健康申明卡验核、手提行李过机检查环节仅用时30秒
50种
天府国际机场可实时、准确地提供143个国家和地区、总计50种语言的面对面翻译服务。
昨日凌晨3时11分,来自柬埔寨的KR961航班平稳降落天府国际机场。这是天府国际机场投运后迎来的首个国际航班。成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同时运行双国际机场、开放双航空口岸的城市。
3月26日起我国民航开始执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原在双流国际机场运行的国际客运航班全部转场至天府国际机场运行。转场初期,开通国际(地区)航线30余条。据天府国际机场航空市场部经理陈杨介绍,昨日机场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30余架次,预计保障出入境旅客超3500人次。
3时26分,首架入境航班50名旅客到达海关卫生检疫区,仅46分钟就完成所有通关环节。其中,单名旅客在海关体温监测、健康申明卡验核、手提行李过机检查环节仅用时30秒。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副关长王勇涛介绍,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加大了科技装备投入、优化监管流程,大幅提升通关效率和通关体验。其中,集成4个通关环节的一体化智能闸机、智能协运机器人和AI2000HS行包/货物智审系统3项智能化设备为全国航空口岸首次规模化投入应用。
在入境海关监管区域,14条卫生检疫一体化智能闸机整齐排列,旅客使用提前填报的海关健康申明卡二维码即可通关。“我们探索打造了海关卫生检疫与手提行李‘一站式’监管模式,旅客在通过智能闸机时,手提行李、托运行李同步预检。”王勇涛介绍,除特殊情况外,绝大部分旅客取到托运行李后就可以直接离开了,无需再次到海关接受行李检查。
在口岸边检出入境查验大厅,整个区域共设置42条人工查验通道、63条快捷查验通道。四川边检总站边检处处长徐涛称,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在国内首创集多国语言转译、生物信息多样化采集于一体的智能人工验证台,可实时、准确地提供143个国家和地区、总计50种语言的面对面翻译服务。同时,还开设专门的过境免签办理窗口,实施过境免签前置审核,优化旅客临时等候区设置,为符合条件的外国旅客快速审核办理24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手续。(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相关新闻
18号线增加10列快车 加密行车间隔
昨日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进入新航季,成都地铁结合市民出行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对18号线运营服务进行了优化提升,进一步提升机场旅客集疏通行效率。
自3月26日地铁运营服务开启时,成都地铁18号线全天双向快车开行列次将由6列增加至16列。同时,增加上线列车,列车开行增开58列次,其中服务机场段增开36列次。
同时,压缩行车间隔并调整早高峰期间大小交路开行比例。高峰期最小行车间隔从原来的4分10秒压缩到3分55秒,其他时段由5分50秒—11分钟压缩到4分50秒—9分40秒不等,行车间隔最大压缩2分钟。
优化后,18号线全天运力将由39万人次增加至46万人次,预计最大拥挤度将降低10%。(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袁弘)
相关新闻
机场专线增至5条 24小时运行
历经45分钟的旅程,昨日上午10时许,从环球中心出发的天府国际机场公交专线4号线稳稳地停靠在天府国际机场专线站台上。
昨日,记者从市公交集团获悉,自23日天府国际机场公交专线陆续优化新开以来,线路条数由3条增加至5条,全天24小时运行,线路总运力配备至100台。所有线路增设启用T1航站楼机场专线停靠点,机场专线总班次较优化前增长300%。3月26日转场当日,航班量增加了18%,客流较优化前增长20%,运行准点率100%。
据了解,为服务好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和即将到来的成都大运会,专线将做好双语服务,后期也会根据客流情况及乘客需求优化调整线路。(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煦阳)
相关新闻
走进这座航空口岸 将看到什么风景线?
从熙熙攘攘的成都市中心出发,沿着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西南第一条高速路成渝高速方向前进,越过龙泉山一路向东,映入眼帘的城市格局变得豁然开朗,熠熠生辉。
3月26日,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双国际机场城市,推开了联通世界的“新国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正式投用开放。成都是中国大陆第三个同时运行双国际机场、开放双航空口岸的城市。
拉杆起飞,腾空而跃。这座方圆面积逾1.4万平方公里、承载着2100余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面向全球开启一道“新国门”,放眼远眺将看到什么风景线?
一座机场与一座城市
3月1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公布了2022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成都是中国内地唯一实现航空旅客吞吐量破3000万人次的城市,其中天府国际机场2022年旅客吞吐量迈入千万级俱乐部,超过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4.9%。
航空旅客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开放程度、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据四川省机场集团战略发展部相关负责人称,2018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就成为中西部首个、全国第四个年旅客吞吐量跻身“5000万级俱乐部”的机场,而此前几年里每过2-3年就要跃上一个千万级新台阶。
一座机场一座城。机场运行与城市发展密切关联。
经济总量跨越2万亿级、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15家、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逐渐增多……当前,成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对高效的民航运输需求日益增大。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投运后,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运输承载能力翻了一倍,有效缓解双流国际机场资源紧张和运行压力,有力满足城市快速发展所释放出的增长需求。
一个枢纽与开放经济
智利车厘子、波士顿龙虾、孟加拉国鳝鱼、泰国斑节虾、南美白对虾、挪威三文鱼……今年1月初,成都航空口岸越来越忙碌。
一个个航班起降,一个个产业集聚。成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目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15家。这些企业大多是境外企业,对高效而畅通的国际航空物流运输有着较强需求。
依托双机场优势,成都充分发挥门户枢纽聚势引流作用,推动“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航线网结构优化,打造国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增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能级。
来自市口岸物流办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开通29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稳定运行20条国际定期货运航线,在飞国际航线数量继续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进入夏秋航季后,国航、川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在成都新开、恢复、加密多条国际航线。门户枢纽聚势引流,促进了物流、客流、资金流等全球资源要素集聚。中智物流智库总经理杨飞扬认为,天府国际机场开启国际功能,势必将区位优势、功能优势转化为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优势。
一个新高地与新未来
近年来,成都坚定不移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坚持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打造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经济活力更加充沛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目前,成都已初步构建起通达全球重要经济体和地区的航空货运航线网络。成都枢纽2022年完成货邮吞吐量61.2万吨,其中双流国际机场完成国际和地区(含转关)货邮吞吐量23.1万吨,同比增长46.3%,创历史新高。
去年3月,民航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打造成为支撑我国民航发展的第四极,并明确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是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的双核枢纽之一。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四大机场群中,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5857.9万人次,仅次于长三角机场群,排名第二。
四川省机场集团战略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转场后,天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将得到真正、完全体现,推动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为四川、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相关新闻
7×24小时服务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点亮相天府机场
3月26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了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班的全面转场,“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点”随之正式亮相。
记者了解到,离境退税点位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中央商业区,有退税需求的境外旅客,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1航站楼L4出发大厅离境退税海关申报点办理验核手续,验核通过后前往退税点退还增值税。
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点提供7×24小时退税服务,按照相关规定,退税币种为人民币。退税金额超过10000元人民币的,应以银行转账方式退税。退税金额未超过10000元人民币的,根据旅客选择,可采用现金退税或银行转账方式退税。(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