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科教医卫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医卫  
2023成都市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3-02-14  
2023全市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2-14 08:39:19来源:成都日报

构建协同联动的“大科创”格局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

2月13日,2023年成都市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传达市委市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求,总结2022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鲜荣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市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聚集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

会议强调,全市科技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科技成果转化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全市科技系统要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今年的“一号工程”,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就近变成产品、形成产业,支撑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2023年要加强统筹联动,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加快构建协同联动的“大科创”格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相关新闻
四大关键词看今年成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科技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加快建设 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月13日,2023年成都市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透露出成都全力推进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强烈信号。今年,成都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将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平台牵引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关键词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

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支持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率先出台政策支持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从“十条”到“新十条”再到“三十条”,不断拆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篱笆墙”。

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成都将再度“加码”,深化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将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推动国有资产审计、清产核资时不再包括职务科技成果。

此外,成都还将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评价、以团队为基础的整体性评价制度,探索建立规范化的第三方评价制度,将成果转化绩效纳入职称评定、评价内容。

关键词2:平台牵引带动

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眼下,随着西部(成都)科学城成形起势,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群成势,原始创新的不竭动力正加速在蓉城大地汇聚。

如何让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成都将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牵引带动作用,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立跨区域“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模式,深化“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新型协作关系,探索“统计分享、财税分享”等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围绕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同步布局建设成果应用转化基地;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府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探索组建专业化、市场化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探索建立“实验室+基金+公司+基地”的转化模式,推进原创成果“沿途下蛋”“沿途孵化”。

关键词3:产学研深度融合

支持区(市)县与高校结对联动

如何加快产学研协同合作,让科技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成都将拿出更多“真金白银”的举措,推进成果就近就地转化。成都将支持区(市)县与高校结对联动,围绕创新药、航空发动机、轨道交通等产业链共建产学研实验室等产学研融合平台。利用校园及周边楼宇、存量房产等资源建设成果转化载体;支持各区(市)县按“政府发榜+能者揭榜”方式组建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

此外,成都还将支持高校院所面向产业链成果转化开放共享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根据开放、服务绩效给予补贴;支持本地企业购买国内外高校院所等技术成果在蓉转化,按交易额给予补贴,对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带成果在蓉创办、领办科技企业,按实缴资本金给予补贴。

关键词4:转化服务体系

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从实验室的“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涉及方方面面,还需不断优化成果转化生态,将人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本等要素有效串联。

如何进一步加强要素服务供给?

成都将多措并举,加速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成都将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集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交易、要素聚合等功能,打造优势鲜明、要素集成的科技创新生态;聚焦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等产业生态圈,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熟化、概念验证、小批量试生产中试平台;大力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对引进落地的知名技术转移机构、设立技术经纪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组织技术经纪人培训的机构、获得技术经纪人职称和参加技术经纪人培训的人员给予经费补贴;市区联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扩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聚焦“投新、投早、投小、投硬”。(本组稿件采写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相关新闻

聚焦8个方面
成都科技创新工作今年这样开展

2月13日,2023年成都市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3年,成都科技创新工作将聚焦八个方面开展——

1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

成都将出台政策措施,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快科创生态岛建设,围绕建圈强链制定启动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持续开展校企双进、菁蓉汇等成果对接活动。

2 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工作,构建协同联动“大科创”格局。

3 持续推进战略科技力量落地建设,高水平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4 高标准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第二批,高标准运行天府实验室。

5 持续全面对上争取高能级的“国字号”平台落地和建设,全面建成投运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一期,揭牌建设高端航空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6 编制出台成都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7 持续做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递进培育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

8 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不低于100项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热门信息  
· 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 绵阳科博会
· 我的中国梦
·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要嘉宾走进遵义
· 四川省2021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
· 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圆满闭幕暨成果发布
·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
·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即将启幕
·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 《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出版
· 贵州省体育局与贵州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出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邹瑾到成都市开展春节走访慰问
· 广西 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推荐信息  
· 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 我的中国梦
· 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 绵阳科博会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