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唱好“双城记”
  2023-01-11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唱好“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3-01-11 08:25:20来源:成都日报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系会议第六次会议上,两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同时从成都和重庆发出,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总运量突破60万标箱;聚焦共建改革开放新高地,两省市党政领导以视频连线方式共同为重庆生产服务型、成都空港型两个国家物流枢纽揭牌。

10天后,四川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川渝两地持续发热的命题,在两会现场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代表委员们有着诸多的期待和建议。

省人大代表陈历章:

聚焦“三大核心任务”

助力成渝多领域协同发展

三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与重庆重点区域联动构建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协同发展格局。此次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他表示,在未来,四川天府新区将发挥国家级新区重大战略性平台作用,聚焦共建西部科学城、发挥产业旗舰作用、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的“三大核心任务”,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引擎。

共建西部科学城方面,陈历章表示,将深化与两江协同创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和绵阳科技城的合作联动,加快聚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作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就地就近孵化转化,共同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发挥产业旗舰作用方面,陈历章说道,将深化与两江新区产业协同发展,发挥“八大产业旗舰联盟”引领效应,做大做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5个千亿级,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等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建圈强链,加快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方面,四川天府新区将深化与两江新区、巴南区等地开放合作,共同推动自贸试验区、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建设,并发挥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天府中央法务区等开放平台叠加效应,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省人大代表张毅:

深化国企改革 发达人才根系

助力资阳唱好“双城记”

“资阳市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是四川全省唯一同时直线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城市,也是促进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相向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省人大代表、资阳发展集团董事长、资阳高投集团董事长张毅看来,成渝两地关系越来越紧密,互动越来越频繁,为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资阳市属国有企业应勇当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和“排头兵”,坚持把资本招商、产业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从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资本并购、基金投入、投资新设等方式开展多元化战略投资,重点招引培育先进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等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深化国企改革为支撑,积极参与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城市规划建设“三大会战”,从而贯彻落实好省两会精神,以一季度的敢打敢拼,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毅认为,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不断优化人才“蓄水池”,通过已开展的“凤栖资阳”等人才计划,继续组织开展面向海内外公开引才、人才引进高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业骨干人才队伍。“除刚性引才方式外,还需要加强柔性引导。只有发达人才根系,才能让更多千里马在资阳大地竞相奔腾,推动新时代资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

省政协委员江欣国:

加快欠发达地区融入

交通一体化建设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成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重中之重。”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江欣国表示,近年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引领下,川渝两地在铁路、公路、机场群等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地区基础设施不断细化和完善,有效促进了成渝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持续优化。但两地各区域的融入程度仍参差不齐,部分欠发达地区的交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从整体上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出现滞后。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欠发达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破解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重要战略部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江欣国认为,这些区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开展地区综合交通规划与专项规划,加强对相邻地区和城市组群间交通规划,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体系引导组群发展的整体优势,联合推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枢纽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区域间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依托本地资源及需求,构建特色交通运输管理模式,梳理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利用既有交通资源,制定符合各项产业运行特点的交通管理方法,如货运通道管理、农林牧产业运输车辆管理及特色产品绿色通道管理等。同时,提高交通政策对其物流运输、销售市场、车辆人员管理,以及城镇公交和交通安全建设方面的支持。

省政协委员高善峰:

鼓励成渝两地中小学

结为“姊妹学校”

教育合作发展,作为公共服务中的必选项,成渝两地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两地教育协同发展。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高善峰经过调研发现,川渝两地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合作中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大学很热,小学较冷;职教很热,普教很冷;成立很热,落实较冷。”他建议,加强基础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鼓励两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成渝两地加强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一项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在高善峰看来,成渝两地要立足未来双城经济圈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方向,做好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将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作为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合作交流机制。”

同时,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的基础教育合作,建立推动基础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鼓励两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开展常态性教学教研交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地中小学生层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要加强成渝两地共同策划特色品牌交流活动,由特色项目来联动双城学校、学生参与,以品牌活动来增强两地青少年参与。(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魏捷仪 陈煦阳 李霞 刘飞)


相关新闻

聚焦“一老一小”,委员们建议:发展普惠性养老及托幼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人民群众对于养老及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如何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成为全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也是这次政协委员们聚焦的热点话题之一。

养老

让智慧医疗服务高危人群

面对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慧芳认为,需要建立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进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这就是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智慧医疗”。

商慧芳认为,首先要提升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以为用户建立档案,收集整合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为他们提供体检日期提醒、检查结果动态演变等服务。如果发现高危因素,还应该为他们提供转诊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控管理,并建立转诊流程。对于特殊的慢性或者罕见病则可以建立多学科诊疗窗口,患者可以通过智慧医疗,一次性解决线下就诊需要穿梭于多个学科的困境。

如何让智慧医疗平台发挥最大的价值?她建议,加强医工结合,注重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在不同院校间跨专业招研究生,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省政协委员、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陆志明认为,应该尽快对养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需要全面系统规划,让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把养老服务的价格降下来。”根据他的观察了解,公办养老机构倾向于普通的照护,包括一日三餐;民营的养老机构品质较高,但价格高昂,“养老产业如何孵化、市场化,需要政府主动作为,让社会资本进入,这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他建议,养老机构可以差异化发展。

托幼

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

“目前,市面上的托育机构数量不足,部分托育机构收费较高,使得大部分家长选择托育机构的意愿不强。同时,愿意举办托育机构的企业不多。各种因素叠加,导致家长被迫辞职回家带娃的情况较多。”省政协委员、望子成龙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蒋杨斌,在此次两会上提出了《推进我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政府能为普惠性托育机构提供补贴,在税费、水、电、气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举办托育机构。”蒋杨斌建议,托育机构的保育师与育婴师也能参加职称评定,这也有利于托育机构建立更规范更高质量的托育师队伍。

如何让托育机构的服务、安全、管理质量体系更“透明”,让家长们放心地将孩子交给“托育机构”?蒋杨斌建议,托育机构应该做到托育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可视化,让家长每时每刻通过手机都能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

省政协委员、乐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钟怡表示,实现“幼有所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本之策是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目前,市面上的托育服务存在托位数量缺口较大、托育服务价格较高、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托育机构监管困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钟怡认为首先要积极发展多种类型服务机构,如托儿所、社区托育机构或托管点、家庭式邻托中心,鼓励支持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的方式自办机构,为员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的同时,有条件地对社会开放,多措并举打造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满足家长差异化的托育服务需求。

同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在税收、土地、房屋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扩大托育机构覆盖面。将托育服务机构建设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和配建年度目标,设立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系数,指导民办营利性托育机构规范收费行为,高等院校可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加快高质量从业人员输出。(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刘飞 赵子君)



相关新闻

十二届省政协共提出提案6428件

1月10日,记者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获悉,十二届省政协期间,广大委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建真言、出实招、献良策,共提出提案6428件;经审查立案5465件,其中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4937件,各民主党派省委、人民团体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界别小组集体提案528件。提案聚焦高质量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文化强省、建设美丽四川、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建言献策。提案所提意见建议采纳和部分采纳4772件,占立案总数的87.3%。

据介绍,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强省提出提案2955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民生福祉提出提案1900件;围绕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文化强省提出提案522件;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四川提出提案555件;围绕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平安四川提出提案496件。(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相关新闻

新增的“资源环境界”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上都谈啥?

“我们四川2021年、2022年耕地都是净增加。”“这几年,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四川是资源大省,怎么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是非常重要有必要的。”……10日下午,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上,新增的“资源环境界”界别的会议室里,话筒一个递一个,带来好消息的同时,大家也深入讨论界别接下来怎么干,现场气氛热烈。

记者发现,“对新界别的意义”是大家在讨论中谈及最多的,话语中“有惊喜”更“有信心和决心”。省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局长张迅开门见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四川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但资源与环境不和谐,而生态地位又特别重要。新增这个界别对推动全省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资源与环境,这本身是一个学科的名字,而且还有博士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建筑可以为资源与环境服务。”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沄璋是一名新委员,“很荣幸来到这个界别”。

资源环境界有23名省政协委员,来自资源、地质、水电、储能等部门和行业单位,都与资源与环境息息相关。“在往年的调研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资源环境这块,委员的专业性不够强,专委会的成立有很大的助力作用。”省政协委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石瑜飞介绍,“以后,会重点关注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以及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甚至会包括少子化老年龄化等人口资源问题。”

共识在凝聚,智慧在碰撞。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孟强提出,“不管是氢能、锂矿还是光伏,高效开发利用要产业协同;矿产丰富的地方往往在偏远山区,要区域协同;还有强制配储能降成本。”

5点半,讨论时间结束时,大家还意犹未尽。省政协委员、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孙建军叫上吴孟强和其他委员开始讨论氢能、钠离子的储备问题了。(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