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西藏“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2022-10-18  

我区“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时间:2022年10月17日 来源: 西藏商报 作者:


我区“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农牧区发展活力得到明显增强,农牧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金秋时节的雪域高原,天朗气清、牛羊肥壮、青稞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近日,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全区粮食作物已全部完成收割,粮食丰产丰收已成定局;粮食产量、青稞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农畜产品保供能力提升 物资装备不断改善提升

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杜杰介绍,当前,我区“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农牧区发展活力得到明显增强,农牧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牢牢稳住了“三农”工作基本盘,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为我区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经济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主要农畜产品保供能力、物资装备不断改善、稳步提升。全区粮食产量于2015年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2021年达到106.15万吨,其中青稞产量80.12万吨,比2012年分别增长11.85%、24.14%。据行业数据统计,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高于去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肉奶产量81.07万吨,比2012年增长33.69%,人均占有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蔬菜产量89.47万吨,比2012年增长36.41%。同时,我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由2012年的12.22万亩迅速增加到2021年的333.57万亩,有效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这十年,全区通过产业扶贫直接带动23.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补上了全面小康“三农”领域产业发展突出短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以青稞、牦牛等七大农牧产业为重点,青稞、牦牛、藏羊等十大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基本形成;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2021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65家、12740家,比2012年分别增长63.4%、12倍;家庭农牧场从2012年的15家快速增加至2021年的9261家,是2012年的617.4倍。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5.34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其中畜牧业产值常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021年,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3.57亿元,是2012年的3.5倍。

今年57岁的普布顿珠出生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镇马村,于2012年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荣获了“2021年全区十佳农牧民”称号。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普布顿珠一直在马村工作,见证了马村的变化。普布顿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马村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以前农牧民年均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年均收入2.4万元。2014年村里成立了犏牛养殖合作社,2017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提高了农牧民经济收入。2019年之前村里都是土路,雨天出行非常不方便,现在全是柏油路,而且村周边树木繁茂,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农牧业科技不断创新

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杜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依托逐步发展壮大的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农牧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奖项60项、自治区级奖项43项。大力推广良种,2021年,全区推广以“喜玛拉22号”“藏青2000”为主的青稞良种198.19万亩,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0.8%,比2012年分别增长39.52%、提高10.8个百分点;年均改良牲畜30万头(只)以上,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40.8%,比2012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农牧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10年来,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跨过了6000、7000、8000、9000、10000、15000元大关,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7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35元,是2012年5698元的2.97倍,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由2012年的67.9%提高到2021年的85.2%,提升了17.3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45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69.3万人,增长54%,劳务收入从2012年的18.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8.1亿元,增长2.14倍,工资性收入6086元,是2012年的4倍,经营净收入7374元,比2012年翻一番,财产净收入768元,是2012年的5倍,转移净收入2707元,是2012年的2.8倍。

“我们公司成立之初是村里小规模的加工作坊,而现在是现代化企业化管理,长期就业人数17人,每人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临时就业人员两百余人。在政府帮扶下,公司完成了改造转型,现在发展越来越好。”堆龙德庆区巴热糌粑公司董事长德庆卓嘎说,该公司将努力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抓好‘稳粮、兴牧、强特色’,实施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科技创新支撑、乡村产业融合、农业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数字农业、乡村建设’提升工程,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杜杰说。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