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用“良”策守住“粮袋子” ——贵州省大力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
  2022-09-1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用“良”策守住“粮袋子” ——贵州省大力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

“三、二、一……开收!”近日,在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岑巩县龙田镇代店村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将一株株颗粒饱满的稻穗收入袋中。而另一边,该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对刚收割的“荃优1606”水稻进行田间测产。

“我们采用‘实割实测’的方式,高中低每种类型的田各选取一亩以上进行测产,今天的测产结果是平均亩产达到320公斤,属于高产。”该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站长田勇说。

民以食为天,粮丰天下安。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地应用,大力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粮食平均单产提升2%以上,水稻、玉米、马铃薯平均亩产提升3%以上。

建良田 稳增收有根基

“这谷子长得不错,因为蓄水得力,没有受到干旱影响,心里很踏实。”8月28日,在黔西市雨朵镇土城村,种植户欧炳德指着自己的水稻田说,现在种地很省心,他一个人就种了12亩。

雨朵镇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势平整,是黔西市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该镇将各村零碎田、坡地平整成大田、平地,完善排洪沟、灌溉设施,机耕道修到田间地头,建设了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

“再过不久,这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将迎来丰收,预计亩产水稻620公斤,市场价每公斤3.4元,总产量1240吨,总产值420余万元。”雨朵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凯告诉记者,得益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全镇农田排水畅通,灌水有保障,受旱灾影响不大。

旱能浇、涝能排,是种地的两大关键。相较于一般农田,高标准农田具有耕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和特点。

2021年以来,贵州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着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粮食高产稳产、夯实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形成高标准建、高标准管、高标准用的农田建设格局,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2022年,贵州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60万亩。截至5月底,共建设高标准农田近95万亩,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如今,高标准农田已成为贵州各地粮食稳产增产的“压舱石”,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配良法 让土地“活起来”

“现场测产结果为加权平均单产827.9公斤,比揭榜指标高出3.5%。”8月24日,在播州区新民镇,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省级“揭榜挂帅”玉米团队在当地实施的净作玉米百亩高产示范地开展临田测产验收,结果喜人。

据介绍,结果喜人的关键是采用了“一增五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玉米增密,改大穗型品种为耐密植抗倒高产品种,改单株种植为双株种植,改偏施氮肥为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的方式,改肥料表施为肥料深施,改“秸秆焚烧+浅旋耕”为“秸秆还田+深翻耕+旋耕”,确保了玉米量、质、效同步增长。

良田配良法,增粮又增效。今年以来,贵州加强对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创新选育、新技术创新开发和新模式创新推广的支持。

坝区保主粮、山区扩优势、豆薯进林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不断探索实践,在提高粮食单产、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上下功夫,让土地资源“用起来”“活起来”。

大豆“套”玉米,种出好“丰景”。8月11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对石阡县开展的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临田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大豆亩产90.25公斤,玉米亩产495.52公斤,取得了“玉米亩产不低于当地当季净作平均水平,大豆亩产80公斤以上”的预期目标。

复合种植提高单产水平、套种模式解决“争地”难题、轮作模式让土地不再闲置……如今,贵州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以合理密植为核心,组装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形成可复制的单产提升模式。

推良机 向机械要效率

贵州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腹心地带,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呈现“耕地破碎,山高坡陡”的耕地现状。“地块小、田坎多、不规则、坡度大”的耕地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如何在丘陵山地条件下通过机械化作业提高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力,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贵州现代山地农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风吹稻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眼下,凤冈县进化镇临江坝区1000余亩早稻陆续成熟,一台台大型水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收割。“这个机器的粮仓可以装1400多斤,10多分钟就可以收割1亩,一天可以收割30余亩。”进化镇水稻种植户朱德毅告诉记者,以前收割1亩稻田需要花费300多元,现在用收割机只需80元。

近年来,在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大型收割机、水稻育秧播种机、起垄覆膜一体机等各式各样的新农具陆续走进乡村,奏出动人的农耕“交响曲”。

向机械要效率,向技术要产量。作为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水稻和油菜轮作推广县,长顺县将农机、农具、技术人员等资源集中起来,组建了县级农机合作总社,为群众提供农机代劳服务。

“我们的杂交油菜种,基本都是采用机械化收割,一台机器一天可以收25亩,相当于100多人的工作量,提升了生产效率,推动油菜水稻接茬复种。”长顺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宗朝告诉记者。

2022年,我省组织实施农机三年攻坚行动,大力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宜机化等重点工程,力争到2024年实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55%以上。

仓廪实,天下安。下一步,贵州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下大力气提升粮油生产能力、储备能力和加工能力,提高粮油自给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贵州贡献。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