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了解到,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来自成都的应急救援力量、专业评估团队快速响应,第一时间集结赶赴地震灾区,展开应急救援和专业评估工作。
救援过程中,成都消防救援支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9月7日,由于地震造成山体滑坡,通往共和村的道路被阻断,当地部分群众急需转移。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前往塌方地点搭建绳索桥,为后续转运群众开辟生命通道。绳索桥搭建完成后,首先将儿童和病情危重的老人进行转移。截至当天下午6时20分许,成都消防“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成功转移9名群众,其中包括一位伤情较严重的老人,目前生命体征良好,暂无生命危险。
“今天完全靠走路,因为道路被地震震坏完了,没办法开车。”9月8日,一支来自成都的专家团队克服巨大的困难,兵分两路继续向震中挺进,他们肩负着对灾区建筑进行评估的任务,当天共完成约90户农房的排查和评估。
因为排查结果将直接用于指导当地群众的安置部署,排查必须细致入微、慎之又慎。为了对房屋结构安全性给出科学判断,专家们经常要进入看似已经成为“危楼”的房屋,通过仔细“体检”,给出准确的“诊断报告”。
“通过对每幢房屋进行仔细检查,最后形成综合评价,分别给出‘可以使用’‘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三种不同的评价结论。作为先行先验、服务支撑的基础,为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的妥善安置提供了有力保障。”团队成员、来自中建西南院的顾问总工程师毕琼表示。(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甦 袁弘)
相关新闻
11万件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运抵地震灾区
记者昨日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省应急管理厅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灾区调拨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11万件。目前中央省级救灾物资已全部运抵灾区。与此同时,军地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在震情监测、灾情勘察、联合救援等方面协同合作,运用无人机等手段,根据灾情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救援行动。截至记者发稿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2700余名官兵和民兵、77架次直升机,累计转移群众4500余人、救治伤员270余人。
据悉,11万件救灾物资中,向甘孜州调拨救灾物资6.4万件套:中央物资1.8万件套(帐篷0.2万顶、棉被0.8万床、折叠床0.8万张),省级物资4.6万件套(帐篷0.3万张、棉被3.2万床、折叠床1.1万张);向雅安调拨救灾物资4.6万件套:中央物资0.5万件套(帐篷0.1万顶、棉被0.2万床、折叠床0.2万张),省级物资4.1万件套(帐篷0.2万顶、棉被1.9万床、折叠床2万张)。共设置安置点131个,集中安置2.3万余人,其中,甘孜州安置点45个,集中安置1.7万余人,雅安市安置点86个,集中安置0.6万余人。在灾区开展卫生消杀、医疗巡诊和安全巡查,强化疫情防控,帮助群众做好临时过渡安置工作。
目前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正在有序发放中。(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田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