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宁夏集中整治废弃矿区,新增耕地近万亩
  2022-07-20  

宁夏集中整治废弃矿区,新增耕地近万亩——

复垦归田,粮食生态双“丰收”(深阅读)

本报记者  张  文
2022年07月20日05: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2019年起,宁夏开启了对废弃矿区的集中整治,近万亩废矿经过修复、复垦成为耕地。哪些地方适宜进行修复改造?修复完成的耕地,如何长效保护利用?宁夏进行着探索。

 

宁夏贺兰山东麓,平整的大地一片青绿,田里的玉米刚刚抽穗,迎风拂动。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一大片耕地,去年还是一处坑洞遍地、扬尘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废弃砂石矿。

砂石、石膏等矿区曾一度遍布宁夏多地。随着矿区关停,无数沟壑纵横的矿坑在青山绿水间留下道道疤痕。2019年,宁夏开启对废弃矿区的集中整治,近万亩废矿经过修复、复垦成为耕地,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生态修复——

废弃矿区变耕地

沿着黄河宁夏段最大支流——清水河驱车向前,距离河滩不远,是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六窑村的一大片玉米地。村民张国强正将一桶有机肥倒入滴灌用的水箱里。

“这地已经养了两年,肥力还不错。”张国强告诉记者,这片耕地所在的位置,由于拥有优质的砂石资源,1500亩土地上曾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砂石矿、石膏矿等,10多米深的矿坑随处可见。“以前每年要挖掉10多万立方米的砂土。”六窑村党支部书记葸铎介绍,这导致六窑村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

六窑村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宁夏多地都曾受到采砂挖石带来的生态恶化之苦。在距六窑村近300公里的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雨强村,几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废弃砂矿一度让村民头疼不已。“矿区附近就不能靠近,不是大坑就是砂堆,一碰到刮风天,沙子满村飞。”雨强村党支部书记杨云说。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宁夏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崔奇鹏介绍,2019年宁夏对废弃矿区的生态修复利用按照耕地优先、因地制宜原则,鼓励各地在条件具备时进行修复。

“去年对雨强村2500亩废弃矿区进行修复时,草地原本也是其中的选项。”盐池县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军告诉记者,局里的工程师实地勘察时,发现已有村民在该矿区自发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且长势不错;进一步勘察发现,该片区域确实适宜成为耕地。“我们向县里建议,申报修复成耕地。”王军说。

耕作层的修复和培肥成为耕地恢复的关键。“先就地取材,用土堆和砂石将矿坑填平,再取一些表皮土进行覆盖。”海原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室主任马自良介绍,铺上40到50厘米厚的覆盖层,并施加农家肥、有机肥等进行翻耕、精耕,土壤有机质和通透性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能作为耕地使用了。

保持水土——

防风固土巧利用

“矿区变成的耕地无偿交给村里,村集体每年可以多出30多万元收入。”2020年5月,海原县自然资源局将清水河畔废弃矿区修复而成的1500亩耕地移交给六窑村,葸铎表示,村集体将这片耕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流转收入用于全村分红。

“把废矿坑填平复垦成耕地,乡亲们看着都美滋滋的!按种植玉米计算,这2500亩地每年产量将近1500吨。”杨云介绍。

在海原县,清水河畔的矿区于2020年4月修复成耕地后,河水泛滥成灾的情形再未发生过,地下水位也在上升。

“之前一发洪水,矿区的砂石堆就成吨被冲走。”葸铎介绍,修复成耕地时,矿区四周也进行了边坡改造,种上了树苗和草坪,用以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耕地本身也能防风固土,减少地质灾害隐患。

在贺兰山下的宰牛沟,周围的缓坡有明显的修复痕迹。“这些缓坡都曾经是矿坑边坡,我们对这些边坡进行了分层和坡度放缓。”银川市贺兰县自然资源局项目办主任李文学介绍,经过填平、恢复、耕种,宰牛沟废弃矿区修复成1700多亩耕地,“周围的边坡我们刚撒上了草籽,过阵子就会长满芨芨草。这些矿区边坡进行绿化改造后,能有效阻拦山洪、泥石流,同时将防止沙尘对耕地的袭扰。”

长远保护——

政策配套共管护

恢复的耕地要保护好,需要水利、生态等方面有相应的配套。宁夏近年来修建的水利工程,让数百公里外的黄河水有望成为各地废弃矿区恢复成耕地的灌溉用水。目前,宁夏各地的废矿恢复整理项目已引入竞争性评审机制:自治区根据各县、区的配套力度、项目实施可行性等,由水利、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专家评审决定是否立项。

海原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彦宝介绍:“我们为新改造的农田铺设了滴灌管道,减少灌溉浪费。”在宰牛沟,在雨强村……几乎每一处废矿修复耕地的项目上,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都已经完成铺设或正在铺设。

“县里出钱为这片农田铺设了滴灌管道,减少灌溉浪费。”清水河畔,张国强畅想着将来用上黄河水的情形,“黄河水和地下水一样宝贵,坚决不能浪费!”

在盐池县,新增2500亩耕地产生的增减挂钩指标用于跨省交易,交易收益接近5800万元。按照初步计划,收益中的一部分将用来进行耕地管护和平整。“这能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废矿恢复耕地和长期管护。”王军表示,只有从配套设施、投入资本等方面共同发力,才能让耕地保护形成长效机制。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0日 04 版)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