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科教医卫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医卫  
四川254人驰援上海,累计完成超147万管核酸检测、管理病人2787人
  2022-06-19  

四川254人驰援上海,累计完成超147万管核酸检测、管理病人2787人
——两封感谢信背后的四川“守沪”

  • 2022年06月18日 08时5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四川254人驰援上海,累计完成超147万管核酸检测、管理病人2787人 ——两封感谢信背后的四川“守沪”「相关图片」

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队员在一线工作。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四川全体队员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四川火速选派医务精英驰援上海,有力促进了上海市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近日,四川收到两封感谢信——一封来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医疗救治组,一封来自上海市委市政府。

感谢信的背后,是四川支援上海的抗疫历程:

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204名队员在沪连续奋战40天,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147万管,单日最大检测量近10万管,其中11个市医疗机构队伍先后支援了6个实验室、8个方舱的核酸检测任务。“这是我省支援外地核酸检测队工作时间最长、面临风险最高、核酸检测量最大的一次任务。”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还有加入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的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50名医护人员,他们在上海奋战39天,累计管理病人2787人,帮助当地社区采集核酸10万余人次,实现方舱患者“零加重”“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提效守安全

科学调度提升核酸检测产能为每根核酸检测管办“身份证”

收到感谢信,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队员、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肖利很激动。“4月2日接到任务时,我还在上夜班。按上级部门指示,我们马上组建队伍,次日上午7:30便从自贡出发……”肖利说,204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4月3日抵达,当晚即紧锣密鼓分组、对接后续工作。

在上海期间,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坚持科学调度力量,实施分级分工、分片负责管理模式,指派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各一名专家担任总院感防控员、总质控员,分别牵头两个实验室;综合考虑各队人员情况,均衡部署,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发挥专家面上指导、总体把关、分级督导等作用。同时,还分析不同抗疫阶段需求,与各实验室研讨优化测试流程、指导院感防控、完善设施设备布局,协同提升核酸检测产能。“上海锐翌医学检验实验室从我队进驻前的每日4000管提升到25000管,上海金域医学检验所从每日6万管提高到12万管,上海之江医学检验所实现每日10万管……”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检测结果质量安全,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还在上海一家方舱实验室里探索出“三重提醒”交班制度——前、后班次队员口头交班;前、后班次队长通过微信或手写形式交班,队长要总体监督待办事项是否完成、核对数据等;后一个班次队长给所负责的队员再次提醒交代,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便于信息溯源、保证检测结果。

在上海解码医学检验所的移动气膜实验舱建立之初,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队员、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医生蒋文强发现了一个问题。“刚开始,我们看不到每根管子的检测‘过程’,就建议尽早给每根管子办流程单,能清楚看到它从扫码编号、加样、提取、点样、扩增到报告审核等的全流程,也能看到每一步的操作人员是谁,有效规避检测过程失误,也能高效溯源‘问题’核酸检测管。”

为尽快提高团队内部工作效率,肖利采取“老带新”结对子方式提高团队工作效率,让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带新队员进行核酸专业技术操作,同时了解自己的分工事务,完成AB角轮换,便于随时保持快速机动。

为守住院感防控底线,队伍在制度建设上想办法——建立各班组现场院感评估、分队当日院感小结、总队当日院感评估和质控总结的分析机制;建立驻地感染风险、安全风险巡查制度、每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出台居住地感染防控管理方案、实验室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总院感防控员、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医生黄文治的做法是培养“专职”“兼职”感控员,给队员开展全员院感防控培训,还把队员们对院感防控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每日院感评估问题清单,及时解答疑问,讨论整改措施。

服务有温度

为病人量身定做方舱版健身操将未用完物资全数留给当地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50名援沪人员,在4月14日集结后抵达上海市第五中学方舱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该院联合了来自江西、山西等地6支医疗队共同进驻。

“这次我们能圆满完成援沪抗疫任务,实现方舱患者‘零加重’‘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离不开暖心的医疗服务。”6月6日,中央企业援沪医疗队副领队、三分队队长,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副院长曾静和同事们结束隔离,回归到日常工作。

“大家在看护、治疗上很细心。因为穿着防护服,测体温、查血压、采核酸、发中药等每个操作都比平时困难很多。针对年龄较大,身边又没有家属的老年患者,我们要为他们翻身、擦洗、喂药、送饭、喂饭……”曾静介绍,为了防止任何形式的交叉感染,大家即便结束工作脱防护服时都很轻很慢。“几乎每天都要工作近12小时。”

队员们还密切关注方舱内患者病情和心理变化,带患者跳健身操、练八段锦,积极为患者身心“减压”。参与援沪的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护士邓友玲还结合患者情况,把热门歌曲《本草纲目》动作幅度减小并改编成方舱版健身操,“客串”健身教练获好评。为此,有患者还专门向她道谢。

无论是守护患者,还是并肩奋战,四川温度持续传递。“四川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在离开前将价值近30万元的防疫物资全数留给我们。”曾静说,后来,他们也将温暖延续——在其他医疗队防疫物资有限时,团队将自带的2吨抗疫物资分发到其他6支医疗队手中;没有进舱专用鞋,就迅速想办法在当地采购132双运动鞋分发给队员;舱内舱外无法建立通信,就把自带的对讲机、手机“贡献”出来,建起通信网络。离开前,他们也把价值59.3万元的防疫物资全部捐给当地医院。

参与援沪的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团委副书记钟佩君手机里,还保留着援沪期间的抗疫工作群,天南地北的队员们在群里“约饭”:“等到冬天邀请大家来三门峡泡温泉,喝羊肉汤、吃肉夹馍。”“来北京一定要联系我,请你们吃涮羊肉。”“暑假欢迎带孩子来成都看大熊猫、吃火锅。”……“待疫情散去,一定!”大家彼此相约。(谢娜 记者 魏冯)


 
热门信息  
· 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 绵阳科博会
· 我的中国梦
·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要嘉宾走进遵义
· 四川省2021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
· 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圆满闭幕暨成果发布
·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
·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即将启幕
·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 《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出版
· 贵州省体育局与贵州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出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邹瑾到成都市开展春节走访慰问
· 广西 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推荐信息  
· 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 我的中国梦
· 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 绵阳科博会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