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三农瞭望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瞭望  
遵义夯实粮油生产基础纪实
  2022-02-28  
遵义夯实粮油生产基础纪实
时间:2022-02-28 09:45:12 来源:遵义日报 作者:李培松

春风吹拂大地新,春雨绵绵万物苏。

近日,凤冈县长碛古寨的千亩油菜花已率先盛开。美景之中,春满大地,花香四溢。纵横阡陌间,春耕备耕也在有序推进中。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黔北粮仓遵义保障粮食生产,实现提质增效的根本遵循。”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始终把粮油生产作为春耕备耕的第一要务,从面积落实到政策保障、农资保障、技术保障,多措并举确保春耕备耕和春播春管顺利推进,全力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藏粮于地”——夯实粮油生产基础

绥阳县风华大坝,去年刚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竣工后就开始种植油菜,是今年粮油单产提升示范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立于早。

早在去年下半年,我市就组织召开秋冬农业生产工作会议,提前部署2021年秋农业生产和2022年春耕备耕任务,并下发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把粮油生产作为重中之重,按照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实施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重点工程,认真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2021年全市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9.94万亩,完成率104%。今年全市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已争取4.875亿元用于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持续提升耕地质量。

为推进粮食面积落实,我市层层签订粮食种植责任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积极开展党政领导领办粮食生产示范点,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农业农村局局长、高级农技专家领办创办粮食生产示范点制度,每个示范办点面积不低于500亩,全市目前已落实示范点120个。着力以点带面落实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油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920万亩以上、产量234万吨以上,油菜种植面积160万亩以上、产量21.5万吨以上。

“藏粮于技”——提升粮油单产水平

在播州区新民镇中心村稻油轮作基地,油菜长势喜人,该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易伦正在指导群众开展油菜追肥、打枝等。

“粮食生产除了下任务外,教技术也很重要。我们围绕‘四新一高’的发展思路,在推动粮油生产上,着力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胡朝凤说,今年全市将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加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力度,强化病虫害监测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强化技术支撑,争取今年粮食单产提升取得好成效。

据悉,为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提升种植效益,我市下达了《遵义市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方案》《2022年遵义市大豆油菜提升产能行动方案》,大力推广粮食单产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新植果园/低效果园/幼龄茶园套种模式、水稻-油菜轮作模式、高粱-油菜轮作模式等,着力引进、发展小型智能化、多功能、组合式农机装备,强化农机服务组织培育和机手培养,壮大农机服务队伍,打造一批粮油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整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目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已组织技术服务团队奔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实施示范办点和包县技术服务。通过“田间课堂”教技术、面对面开“处方”,对各种农业科技和农资使用、病虫防治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促进科学备耕。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农技专家下基层1500批次,培训各类实用技术2.2万人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5000万份。

“藏粮于民”——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在湄潭县茅坝坝区,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正组织湄潭弘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有关干部群众开展水稻钵体育苗机插技术的学习,为引进新设备做准备。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激发农民生产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通过种粮稳定增加收入。”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政策倾斜是引导,更要加大主体培育,强化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为此,我市从农资保障、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主体培育上做文章,多措并举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农资质量监管,全力保障农资供给,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给全年粮食生产及农民生产预期吃下“定心丸”。截至目前,已储备杂交水稻种子1045.7吨、杂交玉米种子1938.4吨,化肥19.66万吨、农药473.9吨、农膜3745.8吨。

此外,我市还按照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大力支持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特别是在发展粮食作物上,预计共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100个以上,新增培育家庭农场500家以上,推动家庭式经营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保障粮油生产的基础上,我市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辣椒、茶叶、蔬菜、畜牧等产业发展,集中资源要素创建市级“四新一高”农业产业发展集成示范区,以点带面,着力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实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热门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公示
· 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试验机组在
· 重庆2021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单位)展示乡村
· 云南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
·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 成都市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
· 甘肃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成都统筹推进全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
· 尹弘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
· 陕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123余米安塞剪纸亮相延安红街
· 才让太强调全力做好春耕备播 认真谋划今年“三农
推荐信息  
· 建设现代农业 发挥示范带动
· 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
· 第九届中国农交会将在成都举行
· 2010.中国成都国际猕猴桃节开幕
· 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成都榜上有名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