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名单出炉 成都入选9个
发布时间:2022-01-28 08:57:01来源:成都日报
半数以上来自装备制造领域
产业园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发展能级。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33个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名单,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食品饮料4个领域。成都市共计9个园区入选。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的培育遴选,充分考虑了我省产业园区的基础、比较优势和发展方向,确保“选优选强”。
与以往园区发展政策突出强调产业发展规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本次重点突出“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方向。特色化,就是强调园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要有特色;专业化,是要推动产业园区围绕特色产业配套专业化的服务;集约化,是指产业园区发展要走集约化发展路径;市场化,是指积极改革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作用。
看产业领域:
成都5个园区来自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被视为成都继电子信息产业后第二个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记者看到,此次成都入选的9个产业园区有5个来自装备制造领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淮州新城、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青羊总部经济区)。
从细分领域看,这些产业园区聚焦不同的主导产业。例如,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全区整车产量104.5万辆,排名全国第8位,在全市占比达96.8%,实现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市87.4%,汽车产业综合排名位列全国汽车产业制造基地第六位。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则以轨道交通、航空与燃机、智能装备为主导产业。2020年主导产业营收426.09亿元。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集聚关键核心重点领域航空企业78家,基本形成从研发设计、智能制造、集成总装到专业服务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此外,在电子信息领域成都也有两个园区入选: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新西区)。在先进材料领域,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入选;在食品饮料领域,成都医学城入选。
看带动效应:
围绕链主企业加强服务
链主及龙头企业是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中,我们鼓励、引导园区聚焦增强‘带动力’,加强链主企业专项培育,围绕链主企业实际需求加强专项服务,推动企业深耕本地、做大做强。”
例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推动“芯—屏—端—核”联动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在集成电路领域,我们围绕海威华芯、申威科技等优势企业,打造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封测基地。”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新型显示领域,围绕京东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链,聚集熊猫电子(液晶屏控制板)、成都虹宁(玻璃基板)、冠石科技(偏光片)等8家配套企业。智能终端领域,围绕智能终端代工、智能电视整机生产,推进创维电视、浪潮集团、清华同方产能提升,巩固整机制造环节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园区不再一味追求规模,坚决把不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挡在门外,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形成良好发展生态。例如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坚持以产业重构为抓手,打造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示范区。同时基于钒钛资源的高端金属材料研发制造和零部件设计制造,打造钛结构件制造、钛合金型材、商用汽车零部件等金属材料制造集群。(记者 程怡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