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科教医卫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医卫  
遵义创建省“双减”示范市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09-10  
创建省“双减”示范市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9-09 15:55:23 来源:遵义日报 作者:郑礼志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一点一滴都牵涉着千家万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孩子乃至民族的未来。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市一大批优秀教师将走到主席台上,接受党委政府的表扬,感受教师职业的荣光。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恪尽职守、默默奉献,10万教育工作者长期活跃在偏远乡村、城镇街道,为建设红色传承引领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美丽幸福新遵义播撒种子、点燃希望。

赓续百年初心从未改变,担当育人使命一直向前。把握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遵义教育必将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减法”“加法”一起做

向课堂要效果 为课后优服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工作的任何一个举措,往往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7月1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一时间,“双减”成为社会讨论的热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有决定,坚决照办。“双减”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牵挂人民关切、回应人民期待的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将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双减”部署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具体体现,市委书记魏树旺要求抢抓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良好机遇,向45分钟要效率,向课堂要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奋力创建贵州省“双减”示范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在检查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时指出,要坚决落实“双减”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全市教育系统和各相关学校闻令而动、主动作为,聚焦“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和“5+2”具体要求,落实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精细化制定实施方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校园牢牢成为教育的主阵地。

推进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目标的重大举措。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道真自治县等迅速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公告,各相关学校相互借鉴,“菜单式”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

新蒲新区白鹭湖小学建立了“双减”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在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能、学生所好,提出了合唱、古筝、竹笛、写作、书法、小主持、绘画、花样跳绳等17个表演类、艺术类、体育类社团课程。

“学校的服务能力水平毕竟有限,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少年宫、科技馆、美术馆、高等院校以及各类协会团体的教育基地作用,探索整合校外资源和课堂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同时,我们还打算引导更多的家长志愿者和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加入进来,全力提升课后服务的门类和质量。”白鹭湖小学校长李世波表示,除了确保课后服务的时间和项目外,全体老师还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要把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和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向45分钟要质量、向课堂要效果,引导孩子们学知识、长见识、悟道理,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纷纷对标对表,从严控总量、提高质量等各方面落细落小,把以前过重的作业负担压减下来。同时,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由18家市直部门联合出台实施《遵义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方案》,进一步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

“没有了过多的作业和校外辅导,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一是锻炼身体,保护视力;二是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三是能够收听收看社会新闻和各类故事;四是进行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五是可以保证睡眠时间。”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肖女士也曾随波逐流,给孩子报了一些辅导班。如今,她对“双减”完全赞同,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早就做了科学的安排。

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之际,市教育体育局派出15个督战组深入中小学校调研,进一步听意见、察实情、破难题。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指导,严格落实责任教师与管理措施,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满足家长接送便利和学生巩固学习成果需要。

向课堂要效果,做强做优校内教育,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为课后优服务,严控学科类培训时间,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协同,校内校外双向发力,“双减”必将展现出持久的活力、迸发出无穷的潜力,朝着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行。

“硬件” “软件”一起抓

推动教育事业大踏步前进

鲜红的塑胶运动跑道、宽敞明亮的教室、环绕四周的绿植,走进新蒲新区红星社区,一座设施完备、书声琅琅的幸福小学已经建成投用,首批300名小学生顺利入学。作为隔壁邻居的幸福幼儿园,也在为迎接首批幼儿加紧准备着。今年,新蒲新区新建9所学校,提供学位11880个。

与此同时,8月30日,红花岗区二十一小学如期开学;遵义市老城小学(碧桂园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080个,今年秋季学期招收120人;办学规模30个班、拥有1500个学位、新建的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东都校区)也同步开学,首批300名学生就近入学。

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质的师资力量,今年秋季开学季,我市一批高颜值的新校园建成投用,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为强弱项、补短板、提品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市教育局全力盘活存量、扩充增量,制定实施《遵义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遵义市“十四五”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和《遵义市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将规划建设学校184所、新增学位13.45万个,实现布局合理化、条件均衡化、教育优质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硬件设施需要高颜值,软件配套更要高质量。”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新表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始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南白中学吴祖爱老师班里的很多孩子来自农村。有一年的新学期开始,班里的新生大都穿着新衣服报到,只有一名学生打着赤脚。后来得知,这位学生的父母均有残疾,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弟和妹妹。于是,吴祖爱给他买了新的衣服鞋袜和洗漱用具,向学校申请免去了他的学杂费,并带动一些老师和学生集资对其予以资助,一直到他考上大学并顺利就业。

教育只有教师将学生视如己出、爱生如子,才能是充满温度的教育。近年来,吴祖爱老师多次获得全省、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她的指导下,许多青年教师的英语课获得优质课市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学科团队多次获市政府颁发的学科质量奖,她所教的学生英语高考单科成绩经常名列全省第一。

离开对心灵的触动,教育就不可能有成效。而很多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恰恰来自于对人们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洗礼。

务川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石慧芬老师,用执著与坚守、努力与付出关爱着每一个残疾学生,让大部分孩子学会了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校长黎治伦把校长信箱里的每一封信当作是红头文件,件件有处理,件件有回复。他说:“只要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的,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的,我们都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果然,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29年的教育生涯中,凤冈县第三中学王跃敏老师一直坚持早上6点半前到校,往往晚上11点半还没有回家,以对教育的满腔热忱成为师生眼中那个“做事认真又不知疲倦的多面手”。

为纯净教师队伍,净化教育环境,市教育体育局聚焦办学不规范和师德失范问题,以“清零行动、治乱行动、减负行动、亮剑行动”四大行动为抓手,出台实施《遵义市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划出了红线和底线。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互融互通、教学相长,遵义有成千上万个“四有”好老师,学生何其幸运,教育何愁不兴。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树立“教育事情优先办理,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理念,教育事业实现了大踏步前进。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已达1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达127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7.8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6%,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39%,10所中职校获得“贵州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暨乡村振兴示范校”立项,各项指标在全省领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考各科成绩普遍提升,实现历史性跨越。45名优秀学子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生动诠释了遵义学子“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我为师生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魏树旺、黄伟分别带头到遵义四中、遵义师范学院上思政课,将红色文化融入育人主阵地;“红军山下讲长征、会址楼前学党史、红色基因代代传”的“开学第一课”得到全省教育系统赞誉;遵义市第五中学连线上海卢湾高级中学进行红色思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创了全国教育系统运用5G+全息技术同上一堂思政课的先河。今年上半年,全市投入资金6.03亿元落实学生资助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110余万农村学生午餐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立足2035看遵义,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全市教育工作者正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体要求,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在打造西部非省会教育强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续写新的华章。

 
热门信息  
· 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 绵阳科博会
· 我的中国梦
·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要嘉宾走进遵义
· 四川省2021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
· 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圆满闭幕暨成果发布
· 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
· 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即将启幕
·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 《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出版
· 贵州省体育局与贵州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四川出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邹瑾到成都市开展春节走访慰问
· 广西 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推荐信息  
· 2020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 我的中国梦
· 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 绵阳科博会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