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涪陵区黄旗码头水域,长江干线水上联合搜救演习现场,消防船和大马力多功能救助拖轮协同灭火。罗斌 摄
宽阔的江面,波光粼粼的江水,就在乘客们惬意地欣赏着美景时,不料危险来临。
突然,一艘满载着乘客和车辆的滚装客船,与相向而行的集装箱船发生碰撞,紧接着一系列险情发生:人员遇险落水、船舶起火及燃油外溢、集装箱沉没……
11月15日上午,一场“惊险”的长江干线水上联合搜救演习在重庆涪陵区黄旗码头水域拉开,演习的主题为“关爱生命,共护平安绿色长江”。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接到求救电话,迅速调派力量赶赴现场救助,并启动了I级应急响应。
一场大规模“生死大营救”行动由此展开:新型救援无人机向遇险人员远程投送救生圈,海巡船释放智能救生设备;救援人员打通水上生命通道,抢救落水人员,转移伤员;无人机空中投放投射干粉协助灭火,无人船赶赴现场救援……
面对险情,来自交通运输系统和重庆市的31家单位、32艘船艇、300余人沉着冷静,规范操作,有序应对、协同作战。
应急指挥艇、海巡艇、航道测量船、航标船、自航式收油船、消防船、环保监测船、消拖救援两用船等各类设施先进、实战能力强的专业船舶集体亮相,各展其能。
航道多波束扫测、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业级消防救援无人机、智能救生器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和装备首次集中应用。
仅用了90分钟,参演人员就有效完成了落水人员搜救与遇险人员转移、船舶灭火救援、船舶溢油处置、航道应急抢通、深潜设备远程快速投送、沉物打捞等6个演习科目的演练。
“此次演习是一次水上应急救助多科目、各方搜救力量全集结、专业船艇及先进装备技术全展示的‘实战’演练。”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人表示,演习动员了政府、行业、社会等多方搜救力量,展示了长江干线条块结合、专兼结合、协同作战的水上搜救优势,对于提升长江干线应急救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域清洁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演习由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重庆市交通局和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