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刚刚从省全创办获得消息,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推广第二批共23条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其中由四川创造的达8条,总数居各试验区第一。其中独立创造5条,另外3条与其他试验区共同创造,且四川均排名第一。
其中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在8个试验区内先行推广,标志我省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我省入选全国推广的第二批经验主要集中在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共有4条经验,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体制机制创新,将有力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在军用技术转民用过程中建立以股权为纽带市场化运作的技术再研发机制,依托国防科研院所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的技术转移中心,以成立军转民项目子公司的方式,吸纳多方力量开展军用技术再研发工作,解决军用技术转民用过程中的工程化程度低、技术集成度不高、可靠性不强、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二是以共建研究机构、共用军民标准信息、共享检验检测资源为核心的军地协同通用技术标准创新机制,建立军民标准化协调机制、高端军民标准化研究机构、军民通用标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军民融合标准工作体系,开展不同应用条件下的关键技术参数、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性研究,推动军用、民用标准相互转化,研究制定军民通用标准;
三是服务军民融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成立军民融合专业支行,建立保密制度和专门考核、独立审批的管理制度,以及银行与政府分担贷款风险的机制,解决军民融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保密要求高、信息透明度低、有效抵押不足”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问题;
四是军民融合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和统计数据报送机制,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码,统计军民融合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研发情况、主要产品产量等指标,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决策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第二方面,科技与经济结合制度创新,共有三条经验,都是我省积极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践成果。其中一是是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将事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前置为事前国有知识产权所有权奖励,以产权形式激发职务发明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动力。
尽管还面临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国务院常务会同意在8个试验区先行推广,这标志我省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省级行政区内专利等专业性技术较强的知识产权案件跨市区审理,授权市级人民法院跨市区管辖省级范围内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集中优势审判资源管辖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实现裁判标准统一。
三是基于“两表指导、审助分流”的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法官助理庭前指导原被告双方聚焦问题,填写《诉讼要素表》和《有效抗辩释明表》,帮助原告全面检视己方诉讼请求和证据,向原被告双方释明裁判法律依据;庭审时法官主要审理两表中的焦点问题,大幅减少反复释明法律规定和讨论原被告双方的无效主张、抗辩质证的时间,提高庭审效率,缩短诉讼周期。
第三方面,即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创新,有1条经验入选,即以协商估值、坏账分担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商标质押贷款模式,核心要义是简化质押登记流程,建立商标质物处置机制,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途径,该经验有效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截至目前,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的两批共36条经验中,我省共入选16条,其中由我省独立创造的经验有11条,军民融合方面的经验有7条,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提炼总结工作走在了8个试验区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