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业创新的奋斗历程。在这之中,中国农民始终高举改革的旌旗,以自己的生动实践演绎着创业创新的世纪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又在悄然兴起,创业创新的星星之火正在点亮广袤的田野。来自基层的草根力量,正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大潮的生力军,为三农和经济社会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的创造精神,倍加爱护农民的创业激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从昔日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的“凤还巢”,从为自己找到一个就业岗位到为其他人创造一批就业岗位,从一个人创造财富到组织带领一批人创造财富,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是农民工自身发展转型的逻辑选择和蝶变,但它带动了城乡工农之间,在市场、资本、信息、技术、管理、人才和理念等方面的密切联动和深度融合,实际上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发展传奇。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新鲜活力。农民工背着“第一桶金”返乡创业,很多从事现代农业。他们或从加工、流通切入,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一二三融合产业,或是从事规模化农业经营。他们带着从城市学来的市场意识、互联网思维,将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引入农业,为家乡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来了一泓活水。他们的返乡创业,就像池塘中被投入一颗颗石子,激起层层浪花的同时,也为当地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和丰富,发挥了前驱和引领作用。他们是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鲜血液和活跃因子。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农民工是连接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纽带。返乡创业不仅推进了优势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更点燃了新经济时代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火种,支撑起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每一个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就是一个火把,他们在田野上燃起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希望,为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推进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和培育新型农民挖掘了新的潜力。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乡亲可以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既能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推进精准脱贫,也缓解了部分农民工“进不去城市,回不了家乡”的尴尬和无奈,有利于化解农村三留守问题、加快脱贫攻坚。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他们中间很多人都会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新时代农业企业家、新乡贤等,这必将带动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对于整个三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