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西部 走向世界
首页 要闻中心 印象天府 西部视野 特色园区 文化旅游 三农瞭望 家居交通 社会民生 招商经贸 科教医卫 质量安全 特色经济 经纬广角 博览大观
文化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四川75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4-09-27  

75年来四川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四川75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 2024年09月26日 07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四川75年”主题新闻发布会,用一组组鲜活数据反映75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成就。

75年来四川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四川75年”主题新闻发布会「相关图片」

数据显示,195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4.6亿元,1973年为103.9亿元,用21年跨上百亿元台阶;1991年为1016.3亿元,用18年从百亿元跨上千亿元台阶;2007年为10562.1亿元,用16年从千亿元跨上万亿元台阶;2023年为60132.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1953年至2023年,四川GDP年均增长8.0%。

从区域发展看,2023年,成都平原经济区GDP是2005年的8.7倍,川南经济区GDP是2005年的8.9倍,川东北经济区GDP是2005年的7.8倍,攀西经济区GDP是2005年的6.7倍,川西北生态示范区GDP是2005年的8.4倍。从民生福祉看,2023年四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14元,是1990年的43.6倍,1991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2.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550元,是1990年的35.4倍,1991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1.4%。

看经济实力:总量更大、速度更稳、结构更好、质效更优

“大量数据凝聚成一个词,就是变化。如果要在前面加个定语,那一定是‘翻天覆地’。”发布会上,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曾俊林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这种巨变。

总量更大。2023年全省GDP达到60132.9亿元。全省人均GDP,2023年达到71835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

速度更稳。全省GDP破百亿用时21年,破千亿用时18年,破万亿用时16年。“突破越来越多,台阶越来越高,用时越来越短。”曾俊林说。

结构更好。三次产业结构从1952年的59.2∶14.9∶25.9,调整为2023年的10.1∶35.4∶54.5,实现了从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双轮驱动,服务业逐步擎起经济的“半壁江山”。

质效更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133.8倍、170.8倍。

看发展质量:“含智量”“含金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75年来,四川经济发展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由注重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发展的“含智量”“含金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创新发展方面,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与GDP之比提高至3.2%。

绿色发展方面,近两年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5%,增速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个百分点以上,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超过37%。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75年来,四川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韧性十足。

先看消费。2023年达到26313.4亿元;1953—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

再看投资。1953—2023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1%。

再看出口。2023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额达1361.1亿美元,是1978年的3346.8倍,年均增长19.8%。

看区域发展:18个市(州)经济总量跨进千亿俱乐部

75年来,四川坚持把“协调”二字贯穿始终,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加快推动国家战略在四川落地见效,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间相互促进,竞相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为6.6万亿元,2023年突破8万亿元,达到81986.7亿元,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提升至6.5%、30.4%。

市(州)经济竞相发展。1978年,全省经济总量上10亿元的市仅有6个。千亿元、万亿元市(州)从无到有,2022年成都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2023年有18个市(州)跨进千亿俱乐部,9个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

县域均衡发展态势明显。2000年,全省经济总量上百亿元的县(市、区)仅有5个,2023年增至128个,其中11个县(市、区)超过1000亿元。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49%,比2000年提高32.79个百分点。

看民生改善:医疗卫生教育等方方面面有了巨大提升

“数据既能展现75年的巨大成就,也能测出75年来的幸福成色和发展底色。”发布会上,曾俊林从五个角度,用数据介绍了75年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化。

生活品质方面,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 1978 年的 59.2%、73.6%分别降到2023的32.8%、34.1%。曾俊林解释,这表明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消费特征从大众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和品质化。

文化体育方面,2023年末,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分别是1952年的52.3倍、272倍、27.8倍。

医疗卫生方面,2023年末,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是1978年的5.1倍和4.7倍。四川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20年的77.8岁。

教育方面,2023年全省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2万所,普通高校在校生从1952年的不足万人增加到216.4万人。

社会保障方面,2023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是1995年的8.1倍;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是1995年的3.3倍、8.1倍和12.2倍。(记者 史晓露 王若晔)

 
热门信息  
· 红旗飘飘
· 高擎先进文化
· 云南省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集中自学
· 延安城市书房开放暨“智慧书屋·有声乡村”项目
· 遵义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恳谈会召开
· 首届“四川省十大歌曲”评选结果出炉
· 中秋小长假:遵义与文明同行 景美人更美
· 百名妇女同剪《百虎图》喜迎新春共祝中国年
· 二〇二二年春晚将有多项创新亮点
· 成都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王凤朝强调 力争把成都世园会办成世界一流的国际
· 记录50名老战士的革命故事《口述历史》完成整理
· 2021四川文旅大会今日召开 九寨沟将恢复全域开放
· 2021成都双年展学术交流会召开
·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推荐信息  
· 高擎先进文化
· 四川红色旅游主打精品牌
· 四川省第二届农家乐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首页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西部印象-www.zgxbyx.cn 中国西部印象.cc www.zgxbyx.tv www.zgxbyx.cc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24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