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中国最佳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提升”的发展理念,宜宾正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旅游。紧密围绕酒产业的发展,提出要“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最佳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宜宾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令人神往的迷人风光:全国最大的原始绿竹公园蜀南竹海,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兴文石海,全国最大最美的五粮液酒海,全国最大规模、最为神秘的僰人悬棺,荟萃于此,空灵绽放。
近年来,宜宾致力于打造中国西部旅游生态目的地,宜宾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城市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旅游资源的禀赋和品位得到了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90.32%和129.95%,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宜宾将大力发挥产业优势、人员优势、地域优势、环境优势等各种资源优势,以重点推进“九大项目”来带动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与酒文化的有机结合:一是继续加强五粮液十里酒城全国旅游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对五粮液的酿造过程进行全方位展示,让游客在观赏过程中消费。二是着力推进五粮液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宜宾市将投入100亿元,依托宜宾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利资源,以酒文化为灵魂,面向世界打造一个最具宜宾地域风格又不失现代商业氛围的特色步行街。三是建设红楼梦生态、旅游度假基地。通过外观改造、内部装修、复古营建等方式,将红楼梦酒业所在地打造成为既有古典韵味又有时代之美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白酒生产、旅游渡假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城。四是建设中国酒都酒文化酒店群落。汇聚世界各地名酒,打造中国名酒会所联盟。五是打造中国酒都四千年老窖长廊。将中国的历次有关酒的考古发掘刻石纪念,记录中国酒发展的四千年历史。六是建设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七是建设中国酒都美酒美食文化广场。八是打造周洪谟故居。九是打造中国酒文化综艺晚会。
宜宾提出四大举措”全力推动中国最佳酒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一是凸显酒类生产企业的旅游元素。鼓励酒类企业在厂房建设、道路修建、园林绿化、塑像雕刻、外墙装饰、标牌广告等静态物质方面加强规划,注重结构、规模、色彩、布局、线条,使静物更具视觉美感。在下糟上甑、发酵蒸馏、出酒担酒、品酒尝酒等酿酒操作过程中,注重复古风格、人工操作、表演色彩,增强欣赏性,使游客进入酒类企业时感到动静相宜,庄谐相生,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二是加强酒文化物质形态的旅游开发。对酒文物加强发掘和保护,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建设旅游道路、开通观光通道、加强标志设置、增加文字说明、提供导游服务,使宜宾的酒文化物质形态能够单点开发,点连成线,线连成片,将宜宾丰富的古老窖池、名人遗迹、崖墓遗址、风景胜地、新兴建筑建设成为文化底蕴丰富、展现形态多样,游客抚今追昔、抒怀释情的情感承载物。
三是提升酒文化旅游品质。加强酒文化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加强酒文化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加强酒文化旅游的互动性、娱乐性,加强酒文化旅游的消费性、审美性。在酒文化旅游过程中,通过实物展示、过程显示、文字说明、声音讲解、想象联想、观赏尝评、划拳行令、有奖竞猜、现场抢购等方式,使酒文化旅游不再像风景区旅游一样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是由注重单一的视觉享受向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觉的全方位体验转变,使酒文化旅游成为今后消费者认牌选购的奠定基础。
四是提升宜宾酒文化旅游建设水平。从全球高度出发,将宜宾酒文化旅游线路纳人“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路。将宜宾的酒文化旅游纳入宜(宾)泸(州)遵(义)“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旅游线,与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延伸区旅游相连,并与巴中、内江和凉山等协作区遥相呼应,形成庞大的中国酒文化旅游景区。从而在所有的旅游目的地中,充分展示宜宾在“中国白酒金三角”中的龙头地位,凸显宜宾中国酒文化最佳目的地的地位。
信息来源:宜宾市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