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审议《成都市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试行)(送审稿)》《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送审稿)》,研究部署有关重点工作。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成都开展两项试点
会上学习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对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首批将落地实施国家13个“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按照四川省统一部署,成都开展“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试点。目前,两项试点任务均已在23个区(市)县落地实施,其中“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办理时限从48个工作日缩减至13个工作日,“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办理时限从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其余11个“一件事”正稳步有序推进。
“政务服务高效运行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凤朝强调:
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数字赋能、统筹线上线下、创新服务模式,加快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
要提升服务质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办事者的角度优化环节、以办事者的身份走通流程、换位思考提供周到服务,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提升企业和市民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获得感。
要注重高效协同,强化整体政府理念,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条块系统互联互通,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重构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办理流程,以强大合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提升超大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成都将出台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
成都是典型的能源受端城市,能源保障对外依赖程度高。会上审议了《成都市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试行)(送审稿)》(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分为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主要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7个部分41条,规范和明确了突发事件下能源供应保障的应急响应标准、要求、措施和流程。
“强化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是提升超大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的重要举措。”王凤朝强调:
要加快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贯通协同的能源保供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细化完善应急举措,增强预案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要全面做好应急工作准备,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动态开展能源供应缺口分析,时刻做好物资、人员等应急准备,特别是要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找准问题、补齐短板,磨合机制、锻炼队伍。
要多措并举做好能源保供,持续推进电网“蓉耀工程”、虚拟电厂、新型储能设施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能源保障应急储备,全面提升成都超大城市能源保供能力。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变电站相关设施 资料图
高标准创建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是全国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也是成都目前唯一一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会上审议了《成都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发展促进办法》),以规章形式出台发展促进办法,将为园区发展打造制度基础。
《发展促进办法》聚焦都市农业、数字农业、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商文旅体养康等新业态融合,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聚焦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强化招商引资,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园区跨区域合作创新。
▲成都农高创新中心 图据温江区委宣传部
王凤朝指出,支持成都国家农科园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坚持高标准创建,动态掌握最新创建标准,全面对标找差距,精准施策补短板,全方位提升成都国家农科园功能价值和引领示范作用。
要赋能产业发展,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协作共兴,突出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农业、数字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要形成工作合力,市级部门要主动靠前、同题共答,创新举措、精准赋能,齐心协力把成都国家农科园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会议还研究审议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