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6月5日召开。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听取并讨论了施小琳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施小琳同志作了讲话,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
相关新闻
以高水平开放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侧记
6月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举行,对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部署并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来川视察时要求四川“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鲜明提出要以大开放集聚先进生产要素,明确要求成都做强极核支撑,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胸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大计”,近年来,成都市委在历次全会上先后对成都现代化建设全局问题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从不同维度明确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此次市委以全会形式专门部署对外开放工作,既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务实之举,也是乘势而上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的谋远之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担当
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局,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开放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实现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这次全会以高水平开放为主题,进一步彰显了市委全面扩大和深化开放的定力和决心。”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表示,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复杂形势下,市委旗帜鲜明提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等国家开放战略部署见行见效,既打造国家战略安全“大后方”,又建设内陆开放“最前沿”,充分展现了市委“立足一隅谋全局”的责任担当。
“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从区域门户跃升国际门户枢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有基础、有优势、有责任。”在成都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谭啸看来,全会审议通过《决定》,既是顺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全球变革的新趋势,同时也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努力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的务实举措。
大家一致表示,将进一步提高站位、积极作为,坚决扛起推进“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局,加快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开放,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
传承
强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城市基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历史上,成都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先秦时已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唐宋时期,由成都出发的商队携蜀锦北去、盐铁南走、茶叶西行、金玉东来。
今天,成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依旧不凡:已基本形成纵深广阔的腹地优势、“两场两港”的枢纽优势,是西部人口最密集的城市,航空年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城市第3、国际班列通达境外112个城市……
与会者一致认为,成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既传承发扬了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更是城市现实发展的需要。
“随着川青、成自宜、新成昆等铁路的相继开通,成都铁路的对外网络正在不断填补‘留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涛说,当前,成都对外铁路线路客流量稳步提升,亟须进一步拓展成都通达全国的高铁出行圈。
不仅如此,成都链接全球的经济优势也在加快形成。“拥有14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全球创新指数升至24位。”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介绍道。
从短板薄弱处治蓉,才能高质量发展兴蓉。作为成都消费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锦江区的思考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要把春熙路商圈和锦江软件园的优势嫁接起来,更要加大对本地品牌的培育力度。”锦江区委书记池勇表示。
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坦言,我们要依靠大熊猫,但是第二阶段要更加突出经济活力和城市门户枢纽,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目标
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全会锚定成都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提出了高水平开放的目标任务:力争到2027年,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全面确立,内陆门户通达能力持续增强,外资外贸外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文化名城美誉度显著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功能基本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初步建成通道内畅外联、要素高效配置、经济活力充沛、对外交往密切、制度开放包容、区域协作共兴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203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健全,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多深,深度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空间就有多大。怎样找准开放合作的方向和重点,不断筑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大支撑?
答案在调研中。“我们对全世界352个重大展会进行了调研梳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从中筛选了148个,助力政府、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市贸促会(市博览局)、成都国际商会的作用,加强与各国经贸机构的密切联系,大力开展双多边经贸往来。”市贸促会(市博览局)局长潘雪松表示。
答案在赋能中。“着眼为国际高端人才来蓉发展提供便利,打破国籍、身份限制对国(境)外人才开展职称评审,鼓励支持技工院校、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等学习引进国际一流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标准,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表示。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杨俊表示,高水平开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他们将聚焦门户枢纽建设重点,为退役军人提供更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推动军事人才人力资源向科技人才、产业人才等方面培育转化。
在市公园城市局副局长古利军看来,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也是更高水平开放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我们将以‘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为抓手,新建天府绿道1000公里,新增‘回家的路’社区绿道500条,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口袋公园。”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进一步表示,天府新区将集成放大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战略平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中展现更大作为。
《决定》审议通过的那一刻,会场掌声如潮。走出会场,与会者信心百倍,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奔向抓落实的四面八方。(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李霞 摄影 杨永赤 王若冰 熊一凡)
相关新闻
一图读懂丨划重点!速读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议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6月5日召开。
划重点
第五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4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75人,候补市委委员11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代表也列席会议。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转型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多措并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幸福成都,着力办好世园会和汤尤杯等重大赛会活动,深入实施高效能治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谋划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要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要求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来川视察时要求四川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明确要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鲜明提出要以大开放集聚先进生产要素,明确要求成都做强极核支撑,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积极作为,坚决扛起推进“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开放大局,加快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开放,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
全会指出,当前国际循环挑战机遇叠加共振,国内循环战略机遇持续释放,必须把握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危中有机的大局大势,着力提升国内国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合作竞争新优势和开放发展新局面。成都自古是中外交流的枢纽,已基本形成纵深广阔的腹地优势、“两场两港”的枢纽优势、链接全球的经济优势和多元包容的人文优势,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推动高水平开放,有利于促进转型发展全面进步、推动全球资源要素高效集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开放资源基础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势能。要传承强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基因,找准开放合作的方向和重点,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联动协作、制度规则对接,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不断筑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大支撑。
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提升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推动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必须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兼顾,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传承和强化中外交流的枢纽独特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五外”联动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必须强化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向发力,稳步推进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拓展,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强化底线意识、稳慎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在高水平开放中更好维护各领域安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会锚定成都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提出了高水平开放的目标任务:力争到2027年,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全面确立,内陆门户通达能力持续增强,外资外贸外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世界文化名城美誉度显著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功能基本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引领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初步建成通道内畅外联、要素高效配置、经济活力充沛、对外交往密切、制度开放包容、区域协作共兴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2035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健全,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全会强调,要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通道网络为基础、开放型经济为支撑、对外交往为纽带、开放制度为保障、对内开放为拓展,加快推进“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能级。要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通道,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国际铁路枢纽,高质量建设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全面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对外贸易提能增效,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不断增强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要全面深化对外交流交往,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拓展国际交往,深化民间交流,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多元包容的枢纽融通能力。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度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建强制度型开放载体,加强涉外法律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要协同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全面落实“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深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不断增强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
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高水平开放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完善与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贸易、投资、数据等重点领域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开放与安全有机统一。要打造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饱含家国情怀、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创新作为、坚守底线红线的干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水平。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侨联、贸促会、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运用海内外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平台渠道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强大合力。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加强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要始终坚持对表对标,聚焦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找准定位、强化担当,深入推进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坚决扛起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的战略使命。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重点,坚定把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建圈强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内对外开放、绿色低碳转型等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一体推进、引向深入,做实做细“优化服务年”各项工作,全力打赢经济回升攻坚战,奋力冲刺“双过半”,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兜住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建设全龄友好社会,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下大气力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城市。要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统筹好智慧治理与责任体系、秩序规范与活力激发、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切实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提供坚强保障。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带你一图读懂
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