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测控通信系统 保障火箭成功点火
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记者从位于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获悉,此次任务中,中电十所承研的测控通信系统、运载火箭系统以及发射场系统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护航。此外,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上的大部分火工品和多个零部件是由成都的企业完成研制生产。
“成都造”搭建天地“生命线”
据介绍,中电十所牵头研制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系统,负责对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航天器在太空与地面联系的唯一纽带,“就像放风筝的风筝线,因此,航天测控通信也被大家称为航天器的‘生命线’。”
本次发射任务中,中电十所研发的“基带池”新技术体制全面参与其中。基带池秉承“硬件平台通用,软件定义功能,任务动态部署,系统成长演进”的综合化设计理念,是一个共享、通用、大规模信号处理平台,可以同时运行多种测控、数传工作模式,并且兼容不同信号形式、不同频点、多个目标。此外,该测控设备具备自动化运行能力,类似飞机的自动驾驶仪。而全网测控资源实现了云架构管控,可以根据任务占用和设备健康状况在全网自行按需分配计算资源。
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上,中电十所外测应答机等设备与地面系统协同完成火箭飞行的测速、定位,对运载火箭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断飞行是否正常,直到箭船分离,提供精准的外测数据,承担着运载火箭“眼睛”的功能。
怎样保证火箭成功入轨?关键要看T0控制台。中电十所研制的T0控制台是安装在发射场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提供火箭发射的倒计时、反馈运载火箭的点火和起飞时刻,并分发到通信、测量和控制等系统。也就是不仅要准时发出点火指令,而且要反馈点火是否成功、是否成功起飞、何时起飞等信息。
全箭97%的火工品来自四川
除了技术强支撑,还有30余种共计500余发火工品的研制生产也在四川进行。
记者了解到,总部位于成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旗下的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上点火器、起爆器、爆炸螺栓、火药装药、点火药盒、固体小火箭和非电传爆类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
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发射任务过程中,该公司配套火工品占全箭火工品的97%,主要起到发动机点火、助推器分离、级间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逃逸分离等作用;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过程中,该公司配套火工品占全船火工品的80%,主要起到返回舱与轨道舱的分离、回收着落各时序动作点火等作用。人们在电视机前能够看到的火箭、飞船所有动作类任务的完成,都少不了公司火工品的正确做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运载火箭助推器的侧推火工品、二级发动机反推火工品同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一样进行了升级换代,应用了中国最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上面的最新技术,工作同步性大幅提升至毫秒级,同时具有优异的高湿高盐环境适应能力。
小小快卸充气嘴发挥大作用
托举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飞天”的,是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位于成都温江的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快卸充气嘴,就应用在这款“明星”火箭的伺服机构蓄压器上,确保伺服机构精准运行,使火箭保持稳定的飞行姿态和精准的飞行方向,保证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精确入轨。
据了解,这款快卸充气嘴,个头不大,却是非常精密的产品,底端配装了一颗非常醒目的红色保护帽。“航天产品都是比较精密的,为了防止转运过程中异物进入,保持其耐腐蚀性,并避免产品的螺纹被碰划伤,这个保护帽必不可少。”负责快卸充气嘴装配工作的技师方小忠介绍道。
“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对保护帽的铝合金基体进行硫酸阳极化着红色处理。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帽染色后出现了不规律的白点,尤其在保护帽的外表面比较明显。质量是航天的生命,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树立零缺陷理念。”面对这个棘手问题,有着近40年“金属美容”经验的表面处理高级技师杜子宣挺身而出,当即成立攻关项目组,最终高质量完成了任务。(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吴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