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2022年12月22-25日在成都市举办
为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展示成就、推动交流、促进贸易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广大参展商、采购商利益,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2022年12月22-2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大型农业行业盛会,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在宣传三农政策、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活跃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贸易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最具权威、最具影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业展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展会在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产销精准对接、推动农业贸易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农业品牌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届农交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承办,北京雅森国际有限公司执行承办。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近2000家,观众人数近20000人。参展企业涉及农业全产业链各领域覆盖产业各门类。展区分为公益性展区和市场化展区。设立特大企业展区、粮油品牌展区、畜禽品牌展区、水产品牌展区、果蔬品牌展区、茶叶品牌展区、糖酒品牌展区、菜篮子专题馆等市场化展区及公益展区50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的8万余种涉农产品。展会期间将有1万多名专业采购商参观
本届农交会以“畅通循环、对接产销、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坚持“务实、简约、安全”办展,以促成贸易合作为核心,加强产品展示展销、推动产销精准衔接、强化农业品牌推介。展会为期4天,展览面积近15万平方米,设立特大企业展区和粮油、水产、果蔬等12个专业展区。展会期间将举办开幕会暨农业绿色发展论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销专场对接活动、东北地区国产大豆产销对接会等活动。
东北大米、新疆瓜果、高原牦牛肉、北大荒农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嘉宾、客商及市民前来参观。据悉,作为城乡居民享受我国农业发展成果的“购物节”“欢乐季”“嘉年华”,本届农交会将全国各地8万余种琳琅满目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带到成都,让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农业发展成果;会期内有多场地方特色农产品现场品鉴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农产品现场制作、现场品鉴、现场推介以及网络直播,吸引城乡居民线上线下参与;同期活动着力展示各地乡土文化特色、展现农耕文化魅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让农交会成为学习农业知识的科普馆、感受农耕文化的体验馆。本届农交会广泛邀请专业采购商,提前发布供货信息,开展线上对接,开展前,大型重点采购企业意向采购金额已突破115亿元。
本届农交会同期举行的农业绿色发展论坛,以“农业绿色发展与制度创新”为主题,邀请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负责人,以及院士专家、著名企业家代表等作主题演讲,为农业绿色发展把脉定向。本届农交会着力激发农产品消费市场活力,丰富展销内容,创新对接形式,便于集中洽谈,吸引市民观展采购,活跃展会经济,丰富居民餐桌;助力做强乡村振兴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展示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农业装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要素,通过电商直播、现场体验等方式助推产业新业态发展,打造先进要素的集中展示贸易平台;深化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运作,设置优质农产品品鉴专区、采购商专场和“一县一特”品牌农产品推介等活动,为展商客商提供专业化服务等。
本网编辑部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