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了重要部署。
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连日来,成都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团结奋斗。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报告振奋人心,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继续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金堂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薇勇表示,接下来将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阐释宣讲系列活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行动纲领,汇聚学校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教育处处长刘启平表示,成都东部新区教育系统将在学思践悟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突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与成都东部新区未来之城发展定位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郫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海东表示,从报告中,不仅听到了时代华章、时代强音,也感受到时代责任和时代呼唤:“未来,郫都区教育局将更加坚定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在党的旗帜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辜负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计划完成怀远片区校点整合工作,启动白头片区校点优化调整工作,五年之内完成全市农村校点布局调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系列论述,让崇州市教育系统的党员教师备受鼓舞,“我们将立足乡村振兴,着手开展农村校点布局调整,推进部分学校与成都名校结对帮扶,通过名校引领等多种方式,为建设更多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贡献更多的力量。”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报告中提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作为一名奋战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内心充满了责任、勇气和信心,备受鼓舞。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量子互联网领域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重大技术研究的决心。”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强表示,将带领团队在量子信息技术的前沿赛道继续深耕,力争在量子互联网领域突破更多重大创新成果,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出贡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所指引的方向,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做好政产学研合作的引路人。”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服务部负责人杨佳表示,作为一名科技服务工作者,将立足本职工作,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以高校院所优质科技成果为媒介,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科学家郭亮说,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深受鼓舞,更深刻感受到全国继续坚定科技创新的决心,“我所在的通用航空与出行交通领域在今天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无人驾驶、空中交通等技术领域在全球同国际一线企业并驾齐驱、同场竞技。我和我的团队将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深耕通航出行领域,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而不懈奋斗。”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使命和责任,将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积极深入一线服务人才和科技企业,勇担使命责任,助力成都高新区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第一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在西南财经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涛看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要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充分挖掘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积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教育和人才治理,增强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的战略思维,创新战略管理,更加务实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柴剑峰表示,作为全省乃至西部的人才高地,成都要更系统更全面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立足四川,联动重庆,放眼全球,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引领创新驱动,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成都超算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李佳佳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将坚持这一发展目标,发挥成都超算中心的‘高效率调度、高效能流通、高质量赋能’3大核心功能,同时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计划,培养更多超算应用领域的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智慧助力。”(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怡霏 赵子君 白洋 朱小路 赵一 陈仕印 谢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