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持续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市场主体信用承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切实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上半年,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共计接受消费咨询6.2万余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12132件、成功调解10932件,成功调解率达90.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0余万元;开展汽车销售、家庭装修等15个行业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点评活动,提出各行业合同完善修改建议156条、规范行业发展意见45条;约谈180余户商家,涉及定制家居、装修、汽车销售、物业服务、餐饮服务、零售药店等行业;在供水、供电、建材、超市、通信等行业建设消费维权投诉站(点)67个,强化维护消费者权益功能,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我市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进企业信息公开公示,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名单(黑名单)管理,在行政许可、资质资格认定、监督管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奖励,对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企业进行限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履行年报信息、及时信息公示主体责任意识,增强企业信用修复的紧迫感。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我市以打造“遵满意”政务服务品牌为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贵人服务”要求,坚持把市场主体当作“贵人”对待,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好“放管服”文章,全面推进“五项通办”改革,围绕政务服务、市场主体权益保护、营商环境指标,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强化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加大通报、曝光、约谈力度,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亮剑,赢得市场活力大释放。
如今的遵义活力迸发,在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道路上阔步前行。